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11月17日聯合下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簡稱《發展指南》)稱,“十三五”期間將新建包括私人專用充電樁和公共充電樁在內的充電樁480萬個。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16055個,未來還將全面放開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積極鼓勵各路資本通過PPP等新型商業模式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據了解,《發展指南》系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配套文件。對“十三五”期間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站的發展,《發展指南》給出了明確的指標。
根據《發展指南》,2015-2020年,我國將新建包括私人專用充電樁和公共充電樁在內的充電樁480萬個,新建公用、公交、出租、環衛、物流在內的充換電站共計1.2萬座,對國內各地區按照推廣程度的不同分加快發展、示范推廣和積極促進三個區域制定目標。建設目標為滿足500萬輛各類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作為國內推廣新能源汽車數量領先的區域之一,上海在配套充電設施建設方面也形成了較好的發展趨勢。
記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充電設施落地難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關鍵瓶頸問題,上海市從制度上明確了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充電設施落地的責任主體,并明確了用戶和物業各方權利義務,形成車-樁聯動的發展局面。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上海已有25家國有和民營企業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16055個,其中公用和專用充電設施5168個,同時在全市建立起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共建成網點131個。在基本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私人充電設施從用戶申請到安裝完成僅需5個工作日。
浦東新區也在加緊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月出臺的《浦東新區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暫行辦法》中明確,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企業在浦東新區轄區內建設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且接入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運行監測平臺,可按充電樁功率大小給予補貼。
對符合條件的交流充電樁,按800元/千瓦給予補貼,單個樁補貼不超過5000元;對符合條件的直流充電樁,按1200元/千瓦給予補貼,按單個樁補貼不超過5000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