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數據產業和工業產業相結合,形成良好的生態,是貴州、貴陽擁抱工業4.0的實施路徑。”據悉,目前,貴州機器人生產空白已被填補,大數據產業發展風生水起,大數據是貴州機器人制造業發展最大優勢。
10月18日,2015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在貴陽開賽,在當天召開的2015機器人技術與發展論壇上,來自中科院、中國自動化學會、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專家及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負責人共聚一堂,分享和探討智能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與探索。
作為貴州首家工業機器人量產制造企業,參會的貴州諾義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大數據是貴州機器人制造業發展最大的優勢。
“將大數據產業和工業產業相結合,形成良好的生態,是貴州、貴陽擁抱工業4.0的實施路徑。”岳強說,“工業4.0到底是什么,其實就是智能物流、智能生產和智能工廠。”他進一步指出,“三個智能化”的實現需要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而平臺建設則需要大數據支撐。只有平臺和機器人相互結合,才能實現完整意義上的工業4.0。目前,貴州機器人生產空白已被填補,大數據產業發展也風生水起,接下來就是一個結合的問題。
在岳強看來,貴州發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業還有兩大優勢:“貴州軍工制造企業的實力非常強,累積了豐富的制造經驗,是制造業升級的有力抓手,同時貴州豐富的礦產資源使之有大量的需求和應用。”
如何發揮優勢實現產業突破?岳強建議,政府搭建創新平臺、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十分重要。
“目前,我國沿海發達地區許多城市,已有專門的機器人生產特色產業園區,將機器人的本土制作公司、核心部件公司及相關配套系統制造公司進行整合,從零件供應到銷售形成產業鏈的聚合,形成集群式發展,能極大增強協同創新能力。”
“政府也應該讓當地企業多了解本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產品,讓當地企業在升級的同時能切切實實給本土智能制造業帶來實惠。”
岳強告訴記者,通過政府推介,貴州開磷集團和諾義達已達成機器人合作意向,同時,貴州機器人產業聯盟也已提上議程。“未來,這個聯盟將不僅包括貴州機器人制造企業,還將得到貴州大學等高等院校的才智支持,以及本土具有制造經驗的核心制造企業的和大數據相關企業的技術支持,發揮智能制造業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