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新能源發電發展思路分析

時間:2015-08-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新能源發電出力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實現系統經濟調度的難度,降低了電力設備的可用率,增加了電力系統的供電成本。

1、開發潛力及開發現狀

風能資源方面。根據中國氣象局第四次風能資源普查結果,我國離地50m高度陸地上風能資源潛在開發量為23.8億kW,近海5~25m水深范圍內風能資源潛在開發量約為2億kW,“三北”地區(華北、東北和西北)以及東南沿海地區、沿海島嶼潛在風能資源開發量約占全國的80%,我國規劃了八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

太陽能資源方面。1971~2000年我國陸地表面年均接受太陽總輻射量相當于1.7萬億tce,太陽能總輻射資源總體上西部大于東部、高原大于平原、內陸大于沿海、干燥區大于濕潤區,直接輻射年總量的空間分布特征與總輻射基本一致,內蒙古西部、青海中部、西藏西南部是直接輻射資源最豐富地區。

生物質能方面。我國生物質原料資源年產出8.99億tce,其中有機廢棄物年產出4.74億t,邊際性土地年產出4.25億t。

地熱能方面。我國地熱可采儲量約4626億tce,占全球總量的7.9%,我國地熱能發電開發潛力582萬kW。

海洋能方面。我國波浪能資源量為1285萬kW,潮汐能資源量為1.1億kW,潮流能資源量為1.4億kW,溫差能資源量可達13.2億~14.8億kW。

2011年我國并網新能源發電量933.55億kWh,約占總發電量的2%,節約標煤2885萬t,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020萬t、二氧化硫62萬t、氮氧化物27萬t,其中,并網風電發電量為731.74億kWh,約占并網新能源發電量的78.38%;并網太陽能發電量9.14億kWh,約占0.98%;生物質發電量191.21億kWh,約占20.48%;地熱能、海洋能發電量1.46億kWh,約占0.16%。

2、新能源的特點及其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新能源資源具有分散性的特點。由于能流密度低,分布到單位面積上的能量較少,風電、太陽能電站占用的空間較大。新能源發電出力具有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等特點。出力受季節、氣候、地球自轉等因素影響。如果新能源的發電特點未能得到重視并妥善解決,將給電力系統帶來諸多影響。

(1)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影響

新能源發電的大規模并網,客觀上改變了瞬時平衡的電力系統的電力供應模式,給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對系統調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新能源發電特性決定了對其出力進行精確預測的難度很大,因此新能源發電大規模并網對電力系統發電調節的手段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電力系統生產計劃編制和調度運行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強儲能、調峰、調頻以及電力系統智能化建設。

(3)對電力系統經濟運行帶來影響

新能源發電出力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實現系統經濟調度的難度,降低了電力設備的可用率,增加了電力系統的供電成本。同時,為確保供電穩定性和電能質量,系統對輔助服務的需求增加,例如需要火電機組等進行深度調峰,影響了其單位能耗指標。

(4)對配電網產生一定影響

分散式新能源發電容量較小,一般接入配電網或者離網、微網應用。分散式新能源發電的接入,使得潮流不再單向由電源流向用戶側,增大了配電系統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3、新能源發展思路

(1)積極有序發展風電

首先,有序建設八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其次,積極推進內陸分散風能資源的利用。鼓勵內陸丘陵、河谷等風能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發揮距離電力負荷近、電網接入條件好的優勢,因地制宜建設中小型風電項目。在偏遠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離網風電。第三,因地制宜穩妥開展海上風電項目。在充分進行海上資源評價、地質勘察等準備工作后,通過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行,總結海上風電開發經驗,推動海上風電技術和裝備進步。

(2)促進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示范推進太陽能熱發電

太陽能光伏發電按照“大規模集中開發、中高壓輸送”與“分散開發、低電壓就地消納”并舉的思路發展。在甘肅敦煌、青海柴達木盆地和西藏等地區建設大型并網型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發揮太陽能光伏發電適宜分散供電的優勢,在西藏、青海、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云南等偏遠地區推廣使用戶用光伏發電系統或建設小型光伏電站,解決無電人口的供電問題。

(3)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發電

在桔稈剩余物資源較多、人均耕地面積較大的糧棉主產區,有序發展秸稈生物質直燃發電;在重點林區和林產品加工集中地區,結合林業生態建設,利用林業三剩物和林產品加工剩余物,有序發展林業生物質直燃發電;在“三北”地區,結合防沙治沙生態環境建設,建設灌木林種植基地,有序發展沙生灌木平茬剩余物直燃發電項目;在甘蔗種植主產區和蔗糖加工集中區,有序發展蔗渣直燃發電。

(4)試點研究地熱能和海洋能發電

我國的地熱發電已經具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生產能力,但由于地熱還有其他開發利用價值,只能因地制宜地發展。積極推進海洋能試點開發研究。

(5)加快電網骨干網架建設,合理布局建設調峰電源,研究應用儲能技術,提高系統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