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開發是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之舉

時間:2008-09-2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能源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戰略資源。當高速增長的浙江經濟近些年來深受能源瓶頸制約,且向外“謀煤”、“謀電”屢遇窘境時,今天卻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家后院”還埋藏著一個巨大的寶藏——新能源資源

  能源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戰略資源。當高速增長的浙江經濟近些年來深受能源瓶頸制約,且向外“謀煤”、“謀電”屢遇窘境時,今天卻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家后院”還埋藏著一個巨大的寶藏——新能源資源。   新能源開發對浙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新能源是相對常規能源而言的能源種類,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和氫能等。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6》預測,按目前的開采速度,全球石油儲量可供開采40年,天然氣和煤炭則分別可供開采65年和162年。常規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其最終將走向枯竭,人類對常規能源的長期依賴也最終將被中止。自上世紀70年代世界二次石油危機以來,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新能源開發,以逐步取代常規能源,構建新的國家能源安全屏障和國際競爭優勢。近年來,我國也制定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促進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浙江是我國長三角沿海的經濟大省和能源消費大省,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為18638億元,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4533萬噸標煤。然而浙江又是一個典型的一次能源“窮”省,一次能源自產率僅占能源消費總量的3.3%(當量值),能源外部依賴性非常突出。隨著全球及國內能源供應緊張局面的加劇及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能源瓶頸制約,因此加快開發儲量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對浙江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增加能源供給,緩解能源瓶頸制約,保障能源安全;減少常規能源消耗,有利于實現節能降耗目標;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以及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發展等重要戰略意義。   新能源開發潛力十分巨大。浙江舟山、寧波、臺州和溫州等沿海地區風能資源相當豐富。目前已勘明的風電可裝機容量超過164萬千瓦。截至2007年底,我省已建成包括臨海括蒼山、蒼南鶴頂山等風電場,裝機容量4.74萬千瓦,占可裝機容量的2.9%,年發電量4870萬千瓦時。   據保守測算,浙江僅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兩項,就有近200萬噸標煤的開發潛力。截至2007年底,本省推廣太陽能熱水器面積達到378萬平方米,年利用量折合標煤超過66萬噸,占可利用量的35.8%。由于成本原因,本省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推廣較為滯緩。   浙江生物質能資源也非常豐富。2007年畜禽糞便、作物秸稈及林業廢棄物、城鎮生活垃圾等生物質能年可開發量超過3300萬噸標煤。截至2007年底,全省投入商業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廠16家,裝機容量21.3萬千瓦,日處理垃圾8432噸,占可裝機容量的39.5%。2007年全省年產沼氣9561萬立方米,折合標煤5.97萬噸,占可開發總量的4%。   浙江近海港灣港道多、潮差大,潮汐能、潮流能等海洋能儲量豐富。全省海洋能可裝機容量達1130萬千瓦,其中潮汐能占全國總量的40%。我省已建成了溫嶺江廈、玉環海山潮汐電站和岱山龜山潮流電站,裝機容量0.39萬千瓦,占可裝機容量的0.07%。   現實表明,浙江太陽能和生活垃圾開發利用水平相對較高,分別接近36%和40%,而風能、畜禽糞便和海洋能的開發利用水平很低,均在5%以下,而資源龐大的秸稈資源開發還是空白。因此,浙江新能源開發利用仍處于低水平階段,新能源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新能源開發亟待法規促進和政策激勵。浙江新能源開發利用已具備一定基礎,但近幾年來,開發現狀和發展速度開始落后于先進省市,存在著法規政策滯后、總體規劃缺乏、政策支持不明確、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為了加快推進浙江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應從下列幾個方面采取積極對策。   1.出臺新能源開發利用地方法規。盡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條例》,并制定和完善貫徹《可再生能源條例》的實施細則,使新能源開發受到地方法規的保障。   2.制定新能源開發利用發展規劃。盡快出臺《新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我省新能源開發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重點領域和新能源重點產業。   3.實施配套的新能源支持政策。新能源開發利用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特性,市場機制容易失靈,因此應制定和實施配套政策,引導、促進和激勵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   4.加快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創新。強化政策推動,加快建立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創新體制機制,確立新能源技術研發創新的目標、模式和重點。   5.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新能源市場。發揮本省民間和民營資本充裕的優勢,全面開放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市場,鼓勵各類民間和民營資本進入新能源市場投資開發,特別要支持民間和民營資本的規模化投資和經營。   6.加快技術應用和推進產業化。根據本省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不同的產業基礎、技術成熟度和市場發展趨勢等條件,實施相應的新能源技術應用和產業化策略,實現新能源開發利用的整體推進和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   7.重視高素質專業技術隊伍建設。高素質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是新能源開發利用的關鍵支撐,應制定規劃和政策,采取引進、培養和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