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能源消費增長2.6%,雖然創下了一次能源消費連續14年增長的記錄,但增速不到過去10年平均水平6.6%的一半,為1998年以來的最低值,此外,2014年的中國煤炭消費增長為0.1%,這意味著煤炭消費已陷入停滯。
業內人士表示,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是常態,去年全球能源市場的動蕩不安以及能源消費增長速度創新低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隨著新能源使用步伐的加快,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增速變緩,去年在全球范圍內除了煤炭外所有燃料消費均出現了增長,但這些燃料的消費增速明顯下降,低于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煤炭行業陷入困境的最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一方面,在煤炭行業發展的外部條件較好的一段時期內,各地煤炭企業紛紛擴大產能,但當國內外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時,下游電廠、房地產以及鋼鐵行業的用煤需求減少,煤炭行業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在需求出現壓縮時,煤企為保證自身資金鏈不出現斷裂,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在虧本狀態下繼續生產,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了煤炭行業的供過于求。
環保和清潔能源日益受到重視,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的多元化已經成為整個能源行業的大方向,這也成為煤炭需求減少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風電、太陽能、核電等更為清潔的能源占比不斷加大,高含碳的煤炭占比則逐步壓縮,去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全年增長15.1%,占全球總量的16.7%,核能增長13.2%,高出過去7年平均水平兩倍多。
相關煤炭行業報告指出:全國重點煤炭企業已有80%以上虧損,在今年1至5月,全國原煤產量14.6億噸,同比減少9321萬噸,下降6%,全國煤炭銷量為13.2億噸,同比減少1.27億噸,下降8.8%。與此同時,全社會煤炭庫存持續40多個月超過3億噸,黑、吉、遼、冀、魯、皖等省份煤炭行業整體虧損。煤炭行業虧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煤炭企業應積極向全產業鏈拓展以破除目前的虧損困境。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