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極支持類行業
1.醫藥制造
2.現代物流業
3.電信信息
4.醫療行業
5.教育行業
6.汽車生產及零配件部裝企業
7.汽車經銷商
8.煙草
9.裝備制造業
10.科學研究
11.技術服務及地質勘探行業
管理策略
納入積極支持類的行業具有低風險、抗周期的特征,但可能授信收益相對較低。從資產結構配置的角度,分行仍需適當保持一定比率的資產安排。
二、適度介入類行業
1.現代農業
2.城市基建(含政府融資平臺)
3.電力
4.房地產
5.建筑業
6.石油化工
7.現代服務業
8.批發和零售(鋼貿除外、汽車經銷商除外)
9.金融服務業
管理策略
適度接介入類具有收益較高、發展潛力較大、風險總體可控的特征,還有部分行業我行目前介入較少,但國家政策積極鼓勵發展,可適度增加資源配置。
三、維持類行業
1.電子信息
2.交通運輸行業
3.采礦業
管理策略
維持類行業是本行信貸業務穩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客戶資源相對豐富,業務模式比較成熟。收益基本能覆蓋風險。
四、控制類行業
1.航運業
2.紡織與服裝
3.煤化工
4.造紙
5.有色金屬
管理策略
納入控制類的行業主要是具有周期性特征,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大,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發展,風險相對較高,收益偏低的行業。其中部分行業屬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對于控制類行業,分行應審慎控制新增授信、實施客戶分類管理,嚴格落實客戶準入、退出標準。加大客戶結構調整的工作力度。
五、壓縮類行業
1.水泥制造
2.平板玻璃制造
3.鋼鐵
4.電解鋁
5.船舶制造
6.光伏
7.鋼貿
管理策略
納入壓縮類的行業包括國務院確定的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以及當前風險高度敏感行業。對壓縮類行業,分行應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監管要求,嚴格控制新增授信,存量業務以結構調整為主,加大劣勢客戶的壓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