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換人”拯救傳統制造業

時間:2015-03-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2005年開始,政府開始大力鼓勵毛織企業“機器換人”,大朗一些毛織業開始試水機械化生產,到2009年底,大朗數控織機不足一萬臺。2010年,當地政府出臺了獎勵辦法對企業購買數控織機進行獎勵。數控機開始在大朗鎮大規模引進,極大提高了毛紡織的生產效率。

“機器換人”正在拯救傳統制造業。羊城晚報記者日前了解到,在東莞大朗,在大力鼓勵毛織企業“機器換人”的背景下,毛紡織行業嘗到了機械化發展的“甜頭”,在工人由最高峰的約15萬人減少到9萬人之后,大朗工業總產值由2009年的120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90.6億元。

毛織企業“機器換人”

正月十五剛過,東莞大朗鎮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回家過年的工人開始返廠,毛織機又響起了“咔嚓,咔嚓……”飛針走線的聲音。村村毛線繞,戶戶織機響,走在大朗鎮巷頭村的街頭,空氣中都散發著一股毛織的味道。

葉潤泉是土生土長的大朗人,自從2005年開始辦廠,他每天都在思考怎樣提高毛織業的生產效率,實現設備的全自動化成為他最確信的選擇。他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沒有更新機器,東莞大朗的毛織產業很可能已經覆滅了。”

工人減少產值增加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從2005年開始,政府開始大力鼓勵毛織企業“機器換人”,大朗一些毛織業開始試水機械化生產,到2009年底,大朗數控織機不足一萬臺。2010年,當地政府出臺了獎勵辦法對企業購買數控織機進行獎勵。數控機開始在大朗鎮大規模引進,極大提高了毛紡織的生產效率。

“以往,一個工人只能操作一臺手搖橫機,實現機械化后,一個人可操控6-8臺數控織機,如果趕上生產的高峰期,實行三班倒,數控機可24小時不間歇運作。”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春暖說。嘗到機械化發展的“甜頭”后,近幾年來,數控機在大朗得到普及,近期當地政府再次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安排2億元財政資金資助企業,有力地推動東莞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及實體企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大朗擁有數控織機總量已超過4萬臺,工業總產值由2009年的120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90.6億元,整個毛織產業集群毛衣年銷售量超過12億件,其中在大朗集散的超過8億件。而工人卻由最高峰的約15萬人減少到現在的9萬人。

用電量增長見證行業轉型

機器多了,最直接的影響就在于用電量的上漲。大朗當地供電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大朗登記在冊的小型加工作坊4300多家,在毛織業10年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有兩次用電量的大增長。“第一次是從2007年開始,大朗鎮傳統手搖機逐步升級為數控織機。隨著數控織機增多并逐步普及,用電設備增多,電力需求急劇增長。第二次是2013年前后,因環保需求,毛織業由燃料鍋爐改用電燙爐,用電負荷再次驟升。”10年來,大朗鎮的用電量也由原來的12.2億千瓦時增長到27.94億千瓦時,實現了翻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