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換人時代的工業機器人

時間:2020-11-03

來源:

導語: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制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制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工業機器人呈現強勁發展的態勢。

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制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制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工業機器人呈現強勁發展的態勢。

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消費大國,從2013年其就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汽車制造、電子、橡膠塑料、軍工、航空制造、食品工業、醫藥設備與金屬制品等領域常有工業機器人“身影”。其中汽車工業的應用最多,比例達38%。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主要集中的地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占據全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由于核心技術缺乏,我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嚴重依賴國外企業,尤其在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國本土機器人企業受制于人,只能購買高昂的國外設備,這需要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不斷提高技術,加大研發水平,早日擺脫國外機器人品牌對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控制。

考慮到目前全球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為55,而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21,遠低于日韓德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智能制造背景下,“機器換人”政策不斷落地,未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匯川技術、機器人、智云股份、科遠股份、秦川機床等相關概念公司將在機器人紅利下取得較好發展。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階段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通常可規劃分為三代:

1、第一代工業機器人:

通常是指目前國際上商品化與使用化的“可編程的工業機器人”,又稱“示教再現工業機器人”,即為了讓工業機器人完成某項作業,首先由操作者將完成該作業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如運動軌跡、作業條件、作業順序和作業時間等),通過直接或間接手段,對工業機器人進行“示教”,工業機器人將這些知識記憶下來后,即可根據“再現”指令,在一定精度范圍內,忠實的重復再現各種被示教的動作。1962年美國萬能自動化公司的第一臺Unimate工業機器人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投入使用,標志著第一代工業機器人的誕生。

2、第二代工業機器人:

通常是指具有某種智能(如觸覺、力覺、視覺等)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即有傳感器得到觸覺、力覺和視覺等信息計算機處理后,控制機器人的操作機完成相應的適當操作。1982年美國通用汽車在裝配線上為工業機器人裝備了視覺系統,從而宣布了新一代智能工業機器人的問世。

3、第三代工業機器人:

即所謂的“只治式工業機器人”。它不僅具有感知功能,而且還有一定的決策及規劃能力。第一代工業機器人目前仍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工業機器人經歷了誕生---成長---成熟期后,已成為制造業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裝備,世界上有約75萬臺工業機器人正與工人朋友并肩戰斗在個條生產線上。

特種機器人作為機器人家族的后起之秀,由于其用途廣泛而大有后來居上之勢,仿人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各種用途發特種機器人紛紛面世,而且正以飛快的速度向實用化邁進。

工業機器人的分類

工業機器人按不同的方法可分下述類型

1、工業機器人按操作機坐標形式分以下幾類:(坐標形式是指操作機的手臂在運動時所取的參考坐標系的形式。)

(1)直角坐標型工業機器人

其運動部分由三個相互垂直的直線移動(即PPP)組成,其工作空間圖形為長方形。它在各個軸向的移動距離,可在各個坐標軸上直接讀出,直觀性強,易于位置和姿態的編程計算,定位精度高,控制無耦合,結構簡單,但機體所占空間體積大,動作范圍小,靈活性差,難與其他工業機器人協調工作。

(2)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

其運動形式是通過一個轉動和兩個移動組成的運動系統來實現的,其工作空間圖形為圓柱,與直角坐標型工業機器人相比,在相同的工作空間條件下,機體所占體積小,而運動范圍大,其位置精度僅次于直角坐標型機器人,難與其他工業機器人協調工作。

(3)球坐標型工業機器人

又稱極坐標型工業機器人,其手臂的運動由兩個轉動和一個直線移動(即RRP,一個回轉,一個俯仰和一個伸縮運動)所組成,其工作空間為一球體,它可以作上下俯仰動作并能抓取地面上或教低位置的協調工件,其位置精度高,位置誤差與臂長成正比。

(4)多關節型工業機器人

又稱回轉坐標型工業機器人,這種工業機器人的手臂與人一體上肢類似,其前三個關節是回轉副(即RRR),該工業機器人一般由立柱和大小臂組成,立柱與大臂見形成肩關節,大臂和小臂間形成肘關節,可使大臂做回轉運動和俯仰擺動,小臂做仰俯擺動。其結構最緊湊,靈活性大,占地面積最小,能與其他工業機器人協調工作,但位置精度教低,有平衡問題,控制耦合,這種工業機器人應用越來越廣泛。

(5)平面關節型工業機器人

它采用一個移動關節和兩個回轉關節(即PRR),移動關節實現上下運動,而兩個回轉關節則控制前后、左右運動。這種形式的工業機器人又稱(SCARA(SeletiveComplianceAssemblyRobotArm)裝配機器人。在水平方向則具有柔順性,而在垂直方向則有教大的剛性。它結構簡單,動作靈活,多用于裝配作業中,特別適合小規格零件的插接裝配,如在電子工業的插接、裝配中應用廣泛。

2、工業機器人按驅動方式分以下幾類:

(1)氣動式工業機器人

這類工業機器人以壓縮空氣來驅動操作機,其優點是空氣來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低,無污染,缺點是空氣具有可壓縮性,導致工作速度的穩定性較差,又因氣源壓力一般只有6kPa左右,所以這類工業機器人抓舉力較小,一般只有幾十牛頓,最大百余牛頓。

(2)液壓式工業機器人

液壓壓力比氣壓壓力高得多,一般為70kPa左右,故液壓傳動工業機器人具有較大的抓舉能力,可達上千牛頓。這類工業機器人結構緊湊,傳動平穩,動作靈敏,但對密封要求較高,且不宜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下工作。

(3)電動式工業機器人

這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類工業機器人,不僅因為電動機品種眾多,為工業機器人設計提供了多種選擇,也因為它們可以運用多種靈活控制的方法。早期多采用步進電機驅動,后來發展了直流伺服驅動單元,目前交流伺服驅動單元也在迅速發展。這些驅動單元或是直接驅動操作機,或是通過諸如諧波減速器的裝置來減速后驅動,結構十分緊湊、簡單。

工業機器人的控制系統

機器人系統的結構由機器人的機構部分、傳感器組、控制部分及信息處理部分組成。其中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產業的一個核心環節。

1、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所要達到的功能

機器人控制系統用于對操作機的控制,以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其基本功能如下:

(1)記憶功能:

存儲作業順序、運動路徑、運動方式、運動速度和與生產工藝有關的信息。

(2)示教功能:

離線編程,在線示教,間接示教。在線示教包括示教盒和導引示教兩種。

(3)與外圍設備聯系功能:

輸入和輸出接口、通信接口、網絡接口、同步接口。

(4)坐標設置功能:

有關節、絕對、工具、用戶自定義四種坐標系。

(5)人機接口:

示教盒、操作面板、顯示屏。

(6)傳感器接口:

位置檢測、視覺、觸覺、力覺等。

(7)位置伺服功能:

機器人多軸聯動、運動控制、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動態補償等。

(8)故障診斷安全保護功能:

運行時系統狀態監視、故障狀態下的安全保護和故障自診斷。

2、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的組成

集中控制系統框圖

用一臺計算機實現全部控制功能,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實時性差,難以擴展,在早期的機器人中常采用這種結構,其構成框圖,如圖所示。

基于PC的集中控制系統里,充分利用了PC資源開放性的特點,可以實現很好的開放性:多種控制卡,傳感器設備等都可以通過標準PCI插槽或通過標準串口、并口集成到控制系統中。

集中式控制系統的優點是:硬件成本較低,便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易于實現系統的最優控制,整體性與協調性較好,基于PC的系統硬件擴展較為方便。其缺點也顯而易見:系統控制缺乏靈活性,控制危險容易集中,一旦出現故障,其影響面廣,后果嚴重;由于工業機器人的實時性要求很高,當系統進行大量數據計算,會降低系統實時性,系統對多任務的響應能力也會與系統的實時性相沖突;此外,系統連線復雜,會降低系統的可靠性。

(2)主從控制系統:

采用主、從兩級處理器實現系統的全部控制功能。主CPU實現管理、坐標變換、軌跡生成和系統自診斷等;從CPU實現所有關節的動作控制。其構成框圖,如圖。

主從控制方式系統實時性較好,適于高精度、高速度控制,但其系統擴展性較差,維修困難。

分布式控制系統框圖

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優點在于:系統靈活性好,控制系統的危險性降低,采用多處理器的分散控制,有利于系統功能的并行執行,提高系統的處理效率,縮短響應時間。

對于具有多自由度的工業機器人而言,集中控制對各個控制軸之間的藕合關系處理得很好,可以很簡單的進行補償。但是,當軸的數量增加到使控制算法變得很復雜時,其控制性能會惡化。而且,當系統中軸的數量或控制算法變得很復雜時,可能會導致系統的重新設計。與之相比,分布式結構的每一個運動軸都由一個控制器處理,這意味著,系統有較少的軸間耦合和較高的系統重構性。

“工業4.0”是指繼蒸汽機、電氣化與自動化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傳統工業與數字信息技術結合,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智能生產。在中國,“工業4.0”意味著國家制造業的升級,為此中國專門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目標,目標提出我國要在2025年前,從制造業大國邁入制造業強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