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國環境報消息,《福建省鄉鎮污水處理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到2018年底,全省所有鄉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
據了解,《指南》旨在通過指導鄉鎮選擇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確定合理的污水處理規模,以確保2015年福建省“六江兩溪”流域1公里范圍和土樓保護區內鄉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2018年底福建全省所有鄉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
《指南》指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鼓勵和推廣污水零排放模式,鄉鎮區域的工業廢水及規模化養殖廢水應自行處理達標排放,原則上不應進入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以確保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安全運行。同時,宜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有困難的鄉鎮可臨時采用雨污合流制,同時采取措施避免河水、湖水等流入污水收集管網。
在污水處理設施的資金保障上,《指南》要求,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與運行應建立治污工程運行維護資金保障機制,明確擬建工程運行維護費用保障方案,并根據地方實際,選擇各級財政補助、適當收費、建立完善補償機制、引入市場化運營機制等途徑,以保障設施長期運行。
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站建成后,可采取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多種市場競爭方式,委托有污水處理運營資質或有豐富運行管理經驗的企業進行運營。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