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信部何以年末出臺重磅文件 光伏企業兼并重組意義何在

時間:2015-02-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企業并購要減少政府行為,不要拉郎配,要按照市場發展規律,本著自愿、自由、自信的原則,實現企業間的優化配置和互惠互利。政府要對企業并購后果有所準備,不能簡單地一并了之,大企業是創造的,并非買來的。

年末歲尾,光伏產業迎來利好。2014年12月31日,工信部《關于進一步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此文在光伏圈引起了軒然大波,可以說是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重磅文件,對于2015年光伏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何國家工信部在辭舊迎新之際出臺這個文件?對于2015光伏業的發展具有哪些利好,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下面,筆者結合光伏業的實際,談談自己的一孔之見。

《意見》出臺正當時

有人問,不早不晚,國家工信部卻在羊年的最后一天出臺這個文件,國家工信部緣何在此時出臺該文?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對近年來光伏業的大起大落做個簡單的回顧吧。

先讓我們回到2010年年初,當時一股投資熱潮在神州大地蔓延,主要集中在硅片、電池片、組件等光伏下游產業。投資熱帶來了產能的過剩,而產能過剩必然帶來價格戰,隨著2011年上半年,擴張產能集中投產后,全行業很快陷入惡性價格戰,而價格的一降再降引來了國際市場的風波,并在2012年引發美國、歐盟的“雙反”。光伏行業貸款擴張產能后,沒過幾天好日子,就進入了連續5個季度的虧損。到2013年年底,行業內龍頭企業的負債率在80%至85%之間,個別企業甚至達到90%以上。市場上的供需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產業發展的改變,市場自發調節帶來了近年來的破產、兼并、重組,市場并購不斷。2014年年底,美加等國再次發起新一輪的貿易壁壘,國際市場出口因此受阻;以上種種因素令我國光伏業被困在了一個囚籠里,不能自拔。大量企業難以為繼,很多大企業都走向了破產,怎么辦,唯有進行變革、重組、整合,才會有新的出路。

由此看來,國家工信部在羊年的最后一天出臺這個文件是有其復雜背景的。競爭加劇是推動并購出現的關鍵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政府、企業和市場應接不暇,信息失靈,直接導致生產過剩。企業要想在世界范圍內參與競爭,就必須結盟開辟市場,以重組削減成本,從而提高效率。而企業的兼并重組,尤其是并購,則是應對競爭激烈而效益下滑的好辦法。

企業的并購目的在于改變和理順市場供需關系的秩序,實現經濟資源的重新配置,從而獲得最大利潤。因而,在當前光伏業遭遇多種不利因素的情況下,國家工信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正當其時!

其實,近年來,隨著光伏業的萎靡不振、資金鏈的斷裂,光伏業相互兼并早已出現,破產并購重組實常發生,只不過是零零星星的,未引來我們的極大關注而已。但筆者相信,《意見》的出臺將極大地促進我國光伏業的兼并重組。2015年,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破產并購、兼并重組將成為市場的熱詞,企業破產并購兼并將成為新常態。可以想象,政策效應一旦顯現,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并購浪潮將愈演愈烈。同時,兼并重組年將會出現一些新特點和新動向。

未來幾年,中國光伏企業并購將呈現出五大趨勢。一是企業兼并重組尤其是并購將與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聯。二是并購相關的環境將得到不斷改善,并呈現出愈加寬松的態勢。三是企業強弱、強強聯合等多種形式并存,股權置換、承擔債務、剝離不良資產將成為主要手段,所占比重將不斷增加。四是兼并重組尤其是并購規模急劇擴大,不僅涉及金額不斷上升,并購方式也將從橫向到縱向再到混合的步驟發展。五是跨區域兼并重組成為主流。甚至會有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兼并重組,國際化企業并購活動將出現。

《意見》對2015光伏業的發展利好何在

從工信部的《意見》內容來看,文件對2015光伏業的發展利好是:

一是《意見》對于光伏業走出困境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光伏似乎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市場企穩回升勢頭明顯,業內外看好著多于看空。但縱觀羊年發展的軌跡,依然是在曲折中上行,諸多困難依然制約光伏發展。雙反調查、新一輪貿易壁壘等因素依然不減;國內經濟增速趨緩、技術依賴進口、行業產能過剩,融資難、成本高,效益低,企業虧損、債臺高筑等等難題日日在纏繞著光伏。正如哈姆雷特的那句經典獨白: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怎么辦?作為國家這個層面來說,是想法設法把光伏振興起來,光伏企業只有通過兼并重組,才能徹底擺脫困境,做優做強。兼并重組是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的便捷途徑。通過兼并重組,企業可以超常規發展,充分利用土地、人才、技術等發展要素,在有效整合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實現低成本、高效率擴張,被兼并企業也可以擺脫在大企業夾縫中求生存的壓力和困境,贏得新的機遇和空間。實踐也證明,兼并重組是光伏徹底擺脫困境的主要途徑。一些處于困境中的光伏企業通過兼并重組重新獲得了生機。

二是《意見》將促進光伏業的轉型升級和提高產業集中度。《意見》指出,利用全球產業調整機遇,采取綜合政策措施,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引導我國光伏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兼并重組將有效地提高產業集中度。

多個行業實踐也證明了這一論據。一方面,通過并購可發揮企業市場的規模效應,提高市場集中度;通過并購可以針對不同的市場進行專門的生產和服務,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可集中足夠的經費用于研究、設計、開發和生產工藝改進等方面,迅速推出新產品,采用新技術。另一方面,通過并購對企業的資產進行補充和調整,以達到最佳經濟規模,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并購也使公司有條件在保持整體產品結構的前提下,集中在一個地區工廠中進行單一品種生產,達到專業化水平;并購還能解決專業化生產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使每個生產過程之間有機地配合,以產生規模經濟效益。此外,公司規模的擴大使得其融資能力大大提高。

三是《意見》將有助于我國光伏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多年的經驗表明,通過并購重組可以有效地加快培育產業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眾所周知,跨國公司培育核心競爭力有兩種途徑:一是在跨國公司內部通過長期的自身知識積累學習,逐步培育起來;二是從通過外部并購具有核心競爭力或具有相應資源的企業,經有效重組、整合而得。與自我發展構件企業核心競爭力相比,并購具有時效快、可得性和低成本等特點。盡管要完成從搜尋對象到實現并購、進行資源重組,但比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要快得多;對于那種大企業公司需要的某種知識和資源專屬于另一企業時,并購就成為跨國公司獲得這種知識和資源的唯一途徑。

四是《意見》將加快光伏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購并是社會成本相對最低的一種擴張方式。積累或再投資方式的擴張,如果不以產品消費市場的同步增長為前提,必然會造成產品供過于求。市場競爭淘汰掉其中一批企業,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對業內領導擴張的企業也會造成損失。創造性地使用并購(M&A)行為,可增進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調整成一個最優化的結構;使優勢企業獲得迅速膨脹,實現企業的經營者與所有者的最佳結合。我國企業通過并購活動,可以形成與國外大企業抗衡的大集團,更好地吸引外國投資,與外國大企業達成更大的協議,合作更大的項目;從一定意義上講,產業發展是通過結構的規律性調整和轉換而實現的。在結構調整中,通過技術進步、產業轉換、企業擴張、體制和組織創新,一方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動力。

五是《意見》將為光伏企業創造新的市場機會。購并可以把收購方主要競爭對手吃掉,以降低產業競爭激烈程度。如果業內主要企業進行內部積累或直接投資,會給其它企業帶來壓力,如果業內其它企業紛紛仿效,該行業勢必面臨一場“加速擴張”的競爭。若一家企業的內部擴張引起競爭對手的聯合,更是得不償失的事。因此,在競爭對手聯合前兼并掉其中強有力的一家或幾家,就可以減輕企業經營上的壓力。一方面,企業通過并購可以迅速獲得新的市場機會,再不增加行業生產能力的情況下達到臨界規模。通過接管一家公司可以立即利用現成的當地供應商與顧客網絡,并獲得相應的技能。這種信息、本地化優勢對于大企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并購能夠給企業帶來市場權力效應,在具有寡占特征的市場,追求市場力量和市場支配地位也是進行并購的推動力量。

通過橫向并購活動大企業可以提高市場占有率,憑借競爭對手的減少來增加對市場的控制力;大企業的縱向并購可以通過對大量關鍵材料和銷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競爭對手的活動,提高企業所在領域的進入壁壘和企業的差異化優勢。此外,通過并購產生協同效應,提高產業效率。追求協同效應可以是靜態的(如某一時點上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也可以是動態的(如加強創新)。前者包括:管理資源的整合,如合并后辦公設施與人員的減少;利用彼此的營銷和分銷網絡來增加收入;采購協同,即加強討價還價的實力;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導致成本下降;避免重復進行生產、研發或其它活動。動態協同可能涉及到互補性資源和技能的配合,以提高跨國公司的創新能力,從而對銷售額、市場份額和利潤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對于競爭壓力強、價格下降、生產能力過剩的行業,動態協同的作用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

但在看到這些有利因素的同時,我們也應理智地要看到弊端與風險所在:如企業規模并不決定一切,有時無限制擴大企業規模,反而會限制企業的效益進而影響到產業的效益。還有僅僅為了并購,忘了建立企業的價值觀體系,忽視日常經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并購活動,一旦公司業績下滑,就會對企業長遠發展造成影響。加上并購可能會帶來劇烈的人員流動,用戶忠誠度的下降。如果缺乏對企業之間文化的了解,還會造成并購方與被并購方文化的隔閡。為此我們必須全面、完整地學習意見精神,正確認識與處理好規模經濟與經濟規模之間的關系、資本運營與生產經營的關系以及并購與消化整合的關系,還要正確處理并購中企業意愿與政府行為的關系。企業并購不是資產的簡單位移,也不是資產的零亂拼湊,它是在新的經營目標和經營戰略的統一下,發揮并購雙方資產協調組合的最大功效。通過企業并購,達到企業資產重組,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因此,企業并購要減少政府行為,不要拉郎配,要按照市場發展規律,本著自愿、自由、自信的原則,實現企業間的優化配置和互惠互利。政府要對企業并購后果有所準備,不能簡單地一并了之,大企業是創造的,并非買來的。現今許多企業并購只強調表面的市場規模,而不是并購企業之間的實際融合,因而企業合并往往會產生令人失望的結果。相關政府部門應該通過法規形式對中介機構行為及其職責進一步明確和規范,同時也應加大對企業并購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通過市場行為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