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商業/融資模式探索研討會》昨天如期在京舉行,15名受邀嘉賓和70家企業及機構代表在會場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徐曉東: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常務理事
可再生能源到底應該怎么發展?記得那是2010年,甘肅搞風能、太陽能搞得紅紅火火,我們覺得應該去看看,所以我就帶了幾個人去看,看了以后回來以后我覺得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我們說要兩條腿走路,當時我們就講叫大中小微結合,不能夠光那一條腿七千萬,搞七個大的風電基地,一個風電基地一千萬,七千萬,我們覺得這樣是有問題的。
我們如何來看待農村光伏?我覺得農村光伏應該是看成是我們轉變發展模式的一種表現,或者是切入點。叫做調整能源結構的抓手,它實際上是未來城鎮化過程中能源的一種新道路的組成部分,如果光靠光伏實際上沒用,現在有點為光伏企業解決出路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把這個看得更遠一點,它是改變我們國家能源結構、轉變發展模式的一種組成部分。
農村城鎮化是一定要有能源的現代化的,如果沒有能源現代化支持,它就沒有一個新的農村生活和農業的生產,所以農業的現代化依靠的現代能源不是走原來城市化的那個道路,拉根電網過來,氣管都輸過來接上就完了,那條道路走到頭了,需要改變。
沈一揚:亞洲開發銀行高級能源與碳融資專家
中國的并購市場隨著整個市場的改革,將來從保薦人制也要變成注冊制,我們如果看到新三板目前的趨勢的話,很多跟新能源、跟農村相關的這些企業都會有非常長足的發展,未來的發展在農村。
此外,咱們跟低碳相關的資金的退出通道也越來越暢通,無論是通過并購或者是通過上市。我們很多農村的項目目前最擔心的就是一個資金的問題,包括從農村的很多小額貸款的話,利率太高,有的達到15%,農民承受不起。包括這些代表的主體,很多個人風險太大,合作社機制現在還有待創新,所以將來有很多的問題,但是總的趨勢是未來所有的這些都將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比較熱門的是PPP公私合作這一塊,這是亞行跟財政部共同推動的,未來在農村地區將來有更多的前景,我們也有很多專家在一塊探討新的商業模式,跟政府相關的,詳細的我就不介紹了,期待能夠跟大家未來有更多的合作,謝謝大家。
方元: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可持續金融項目”主任
綠色和平不是剛剛才開始關注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潛力和前景的,我們去年就做了一個關于尤其是中國東部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可行性的一個調研報告,就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潛力、最佳發展地區,以及它的投資收益率和推廣障礙等做了評估分析。
概況地說,我們認為如果居民能夠有資金基礎能夠做投資自用光伏的話,對于農民來講是一個初期投入一筆資金,但是每個月其實是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的返還,包括本金和收益,相當于一個非常不錯的“理財產品”。雖然這是一個產品,可能周期比較長,大概是20年左右,但是實際上這個產品的收益率首先它能達到10%到13%,大家也知道現在目前普通的債券、理財產品的收益就是5%到7%左右,所以做分布式光伏的投資是非常有優勢的。
首先,每個月收益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當電費上漲的時候,對于農民來講,如果修建自己家里的分布式光伏的話,收益其實同時能夠上漲,我們剛才那個收益率已經是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因素,所以說這也是另外一個優勢,當然這個背后計算我們就不在里面展示了,如果有興趣的話下來再交流。
李俊峰: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與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在開發農村能源,特別是我們的光伏的時候,應該吸取過去我們在農村能源工作中間的一系列的失敗。比方說沼氣,一開始就做沼氣,我們每年國家從幾千萬然后到幾個億,再到幾十個億,然后每年說我們搞了多少個沼氣池,但是每年都要繼續拿財政的補貼,沒有財政補貼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就是這么一個結局。
現在說到分布式的時候,不要說農村的分布式,我們一般城市里的分布式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不論是收稅不收稅,4毛2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批評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大電站并網的電站在同一個地區,比方說在北京是1塊錢,或者江蘇是1塊錢,分布式是補貼4毛2分錢,按照國家電網它的平均的標桿電價差價的話應該在北京是補貼5毛2分錢,也就差了1毛錢。
那時候出這個政策我說這個政策肯定會失敗的,他們舉了各種各樣的理由說不會失敗,他們2013年的時候出了一些政策,我說我希望市場能夠用腳來投票,這個不幸被我言中了,去年能源局看不行了,連續發了七八個文件推動分布式光伏市場,我特別不看好的能源局推崇的所謂的嘉興模式,大家一塊兒補,我知道我補得不對,省補了一點,地區補一點,開發區再去補一點,大家補知道多少嗎?嘉興的國家補4毛2,地方三級政府加上開發區又補4毛多,補了8毛多錢,這是增加了若干層次的補貼。
那么補貼來源怎么個來法呢?其實我當時在三年前討論這個政策的時候,我給財政部出過一個說法,并且也說服了電網:比如在我山東老家,平均上網電價4毛5,如果補到1塊2,要補貼7毛5分錢,山東已經補到1塊2了,我就按照中央來補,是補了2毛錢,我的電網的銷售電價有了交叉補貼,我的城市補農村,我的工業補居民,那就好了,你既然承認這個交叉補貼多少?你們要和中央算賬,算銷售電價要算這個賬,要補4到5毛錢,賣到農村的電,他賣一度電電網要補4到5毛錢,他在末端給你提供供應了,每發展一度光伏,你就拿出這5毛錢來,你不拿5毛錢,拿3毛5行不行?這么一算就9毛錢了,遠遠超過我的4毛5了。
我們反哺一下農民,我們叫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所以說我們應該考慮在下一個五年計劃里面大力地去推動農村的分布式的發展。這樣做下來,我們遠遠用低于在西部大規模發展光伏電站的代價,大大低于那個代價,可以以更大的規模來發展我們的光伏。
胡渭:北京振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振發總部在無錫,起步也是在無錫,逐步發展到西北,現在發展較快得益于國家在能源法出臺給它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振發現在還是在光伏資源比較好的地方進行分布,弱一些的就是國家鼓勵的分布式地區我們也進入了,現在國內市場已經分布得比較多了,到現在為止去年裝了2.5個GW了。
除了固定式之外,振發還有另外一個跟農村相關的,就是自跟蹤式,我們是單軸的斜的,結合國外跟蹤式的原理,但是我們有一個自創性,我們跟蹤系統的傳感系統大家可以看到是獨立的,在這個大板的兩邊有兩個小電池板,一個是起到傳感器的作用,再一個提供驅動電源,所以每一個單元都是自驅動的,這時我們的一個創新產品,后面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我們現在振發大部分的項目都是在農村,也做了一些實踐,但金融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大家都知道現在光伏產業還是沒有掙錢,所以讓窮人幫窮人還不是最好的解決途徑,所以大家一塊努力吧。再找一些好的方法,我的時間稍微超了一點,我們能夠提供技術,希望大家能解決資金問題。
李琛:陽光電源電站事業部代表
光伏在農村的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中東部12省用電占全國比重的51%,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對分布式光伏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到2020年城鎮化要達到20%,在新農村建設中支持光伏應用是非常好的契機。
但我也要說說遇到的問題,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農村對于光伏項目的認識還不夠,農村市場的啟動首先是解決農民的意愿問題,他們主觀能動安裝光伏電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部分是初始資金有限,農民還是比較貧困的,所以說讓不太富裕的農民拿出幾萬塊錢狀一個電站還是很困難的。第三個問題是投資收益如何保證廣受關注,農民對光伏的發電量和收益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的認識,加之屋頂結構參差不齊,設計安裝難度很大,農村比較分散,而且目前的補貼發放也不夠及時,都對農村的發展有一些不利因素影響。
所以我們也提一點建議,首先一點要完善政策優化性,還有資金兌現的工作流程,規范電價政策,及上網收入制度,支付及時性的信用保證,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二點是強調加強技術的可支持性,因為農村的電網市場很差,接入和容量都有問題,農村的電網改造和升級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建議政府完善一些技術規范和要求。第三點是統籌資源可利益性,對于城鎮化屋頂的資源統籌布局化整為零,有機結合,建議采取整片開發的方式可能會更好,而且加大宣傳力度,各方面投資建設提供積極性,降低農民投資的風險,讓資源得到合理化的應用。
李強:江蘇電科院新能源主管
我在一線就是從事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工作,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發展的現狀,還有我們在工作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以及一些思考。
首先說一下發展現狀,截止到8月31號,江蘇全省申請光伏總數是1419戶,總的容量達到111.5萬千瓦。在這些申請中目前已經實現的并網數目有787個,而且隨著光伏造價的降低,未來可能是一個更快的趨勢。江蘇農村分布式光伏這一塊主要有扶貧工程,還有新農村光伏的建設。此外,江蘇蘇南地區經濟發展發達地區的光伏是政府主導的從環境或者生態效益的角度建設的。
下面我重點介紹一下我們分布式光伏并網面臨的問題,第一個方面,分布式光伏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本身對短路電流影響小,但一個村子下面一個配電臺全部都接了,就存在一個電流的倒送,而我們的機電保護有一個定值的,這樣相當于對我的電網影響我的供電安全了。第二方面是光伏的電能質量,在光伏逆變器的特殊工況,功率剛剛啟動的狀態,我們目前實際測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相對比較明顯的諧波,如果每家都裝可能這個問題就會很嚴重。另外,槽流電壓的問題,在目前的場景下,目前這個容量接入到配網中,跟大的電網相比,沒有對電網功率有太大影響,但未來如果每家每戶都裝,這一塊也是需要解決的一個矛盾。
最后說一下我們在工作中的態度是整體以支持、歡迎、服務的原則,但發展過程中每一個發展階段有什么影響,大家工作應該怎么做,可能還是一個需要大家一起慢慢討論的一個問題。
陶光遠:德國能源署中德可再生能源中心執行主任
德國的能源發展也有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我們總結歸納了幾點,在此分享。
如果要搞光伏發展,電網必須要做普查。德國的經驗是把每一個小區都做了普查,然后規定在不改造電網的情況下,最大安裝的光伏量是多大。這項普查不僅對于德國,對于所有國家都是需要保證的。就我國來說,我最擔心的是搞一個示范區,示范區建成后,如果恰逢假期或其他的特殊情況,工廠都不需用電,一層層的電往上走,如果電網沒預見到并迅速關斷它的話,馬上就是一場災難,但如果要經常關斷它還有經濟損失的問題,所以我們建議一定要分散安裝,不要安裝在一個地方。
第二個傳輸線路部分要做改造,我們談了十項改造措施,有些成本是比較低矮的,有些是成本比較高。再一個增大光伏用電的智能能力,這是一個比較詳細的工作,是經濟技術工作,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工作,技術和經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