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還是毗鄰黃河上游梯級“龍頭”電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抑或是青海省會西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都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光伏產業界矚目的焦點。
2011年,以中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格爾木20萬千瓦光伏電站為代表的42個項目同時建成,并網裝機首次突破100萬千瓦,發電量約占青海電網總量的4%,遠遠超過當年不到1%的全國水平。
2012年,青海光伏發電增速不減,當年并網及在建規模再超100萬千瓦。據中電聯統計年報顯示,2012年全國并網光伏發電總裝機為328萬千瓦,由此推算,青海并網光伏發電裝機約占全國并網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的60.97%。
2013年,青海率先開工建設了國內國際最大規模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到年底,建成并網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10萬千瓦,占全國地面大型光伏電站的19%;光伏發電上網電量27.9億千瓦時,占全國大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量的34.3%,占全省發電總量的4.78%。
2014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32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00%。全國光伏發電累計上網電量約1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其中,甘肅、新疆和青海累計光伏電站并網容量最多,分別達到445萬千瓦、367萬千瓦和365萬千瓦。
短短兩三年里,青海光伏發電并網裝機相繼突破100萬千瓦、200萬千瓦、300萬千瓦,不能不說是創造了業界奇跡。與此同時,在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的基礎上,光伏制造產業也初步形成“以硅為主、多元發展、集中布局”的格局,并帶動形成從光伏材料、電池組件到光伏電站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在全國有影響的光伏制造產業基地。
300萬千瓦裝機全部并網發電
青海光伏發電最早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的國際合作實驗項目。1993年聯合國計劃開發署在青海湖畔建成了一座4千瓦的光伏電站,解決了一個村莊的生活用電,示范效果良好。此后,芬蘭政府、世行組織以及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機構等分別在青海建成了小型光伏電站。
青海光伏發電發展的第二階段始于2001年底,國家啟動了“送電到鄉”工程。這期間建成了112個小型光伏電站,解決了112個無電鄉的基本生活用電問題。第三階段則始于2009年,國家實施了支持促進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的“金太陽示范工程”。此間,青海陸續建成一批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基本解決了藏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用電問題。
青海省,特別是柴達木地區的日照條件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無出其右的,年平均日照時間為3100-3600小時,年總輻射量可達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加之大量閑置的荒漠化土地,這些都使得青海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的條件得天獨厚。
也就是從2009年開始,青海踏上了規模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征程。到2010年,國內五大發電集團和一批民營企業,開始批量進入青海光伏終端市場和部分上游產業。僅在格爾木市郊的一片區域,簽訂的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就達150萬千瓦左右。整個柴達木盆地光伏電站建設意向項目裝機容量已超過650萬千瓦,是當初青海省規劃目標的6倍以上。
進入2011年后,青海省委、省政府將光伏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并在當年5月召開全省光伏企業動員大會,掀起了光伏發電的建設高潮。獲益于光伏組件價格的下跌以及國家光伏發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的確定,青海電網于年末成功接入柴達木地區43座光伏電站103萬千瓦光伏發電容量,催生出了“世界上太陽能光伏裝機最集中的地區、世界上最大的光伏電站群、世界上同一地區短期內最大光伏發電安裝量、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光伏并網系統工程、世界范圍內首個實現百萬千瓦級光伏電站并網發電”五項世界之最。隨后,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發展思路,青海省大力培育和發展光伏產業,連續3年啟動實施了三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電站群建設工程,使青海光伏發電勢頭一直“領跑”全國。
2013年12月31日,隨著大唐國際共和光伏電站40兆瓦順利并入青海電網,青海省第三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群順利并網發電。當年,全省光伏發電項目實際并網35個,合計并網容量141萬千瓦。
2014年8月,全球最大水光互補并網光伏項目——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羊峽水光互補二期530兆瓦并網光伏項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態光伏產業園開工。目前,園區內已建成23家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并全部實現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490兆瓦(含水光互補320兆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群。
500萬千瓦規劃目標啟動實施
青海水電資源豐富,全省可供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為2000萬千瓦,目前實現裝機容量1100萬千瓦,潛力還很大。而太陽能光伏產業更是青海的特色,是青海堅決貫徹“生態保護第一”新要求的必然選擇。
下一步我省將加強規劃引導,完善空間布局,嚴格行業準入,強化科技支撐,同步推進電網建設,提高輸送通道能力,努力到2020年突破千萬級規模,并統籌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光熱發電項目,推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努力把青海打造成國家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和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自2011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支持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特別是又制定發布了“光伏國六條”和《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使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前景更加明朗,也更加堅定了地方政府加快光伏產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據青海省能源局負責人介紹,青海省對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進行了滾動修改,由最初的“十二五”200萬千瓦的并網裝機目標調整到現在的500萬千瓦,實現年均增長100萬千瓦。就當前的發展態勢看,青海“十二五”末實現500萬千瓦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2013年10月9日,在青海省第三個百萬千瓦光伏項目緊張建設的關鍵時期,青海省促進光伏發電發展座談會在海南州召開。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戰略的高度,審視、謀劃和推動青海省光伏產業發展,總結經驗、把握機遇、解決問題、再創優勢,努力把青海省建成全國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迅速跟進,進一步明晰并網工程建設與并網驗收重點要求和注意事項,超前謀劃不斷提升新能源并網服務水平。公司原總經理王宏志告訴記者:“和全國風電大規模接入存在的難題相似,青海電網在消納光伏電站集中上網中遇到了電源結構單一、光伏電站發展速度快、遠離負荷中心等許多難題。實現百萬千瓦級以上光伏電站建設和并網目標,對青海電網帶來新的考驗。青海光伏新能源集中上網只有依靠全國大電網建設,通過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采取遠距離輸送、與常規能源互配,才能實現并網消納,發揮最大效益。”
伴隨著青藏聯網工程、新疆與西北聯網第二通道工程的相繼建成投運,青海電網進入了以750千伏為骨干網架的新階段,有力支撐和促進了全省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消納。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落實國務院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從光伏并網配套工程建設、光伏電站建設技術支持、光伏發電并網檢驗等方面,為青海省提供全過程跟蹤式服務,并優先安排光伏發電計劃,保證光伏發電出力不受限制,全額收購光伏電站所發電量,有力支持了青海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
2012年夏天,黃河上游地區來水偏豐,青海富裕電量達到22.5億千瓦時;通過“打捆”的方式,青海向西藏送電3600萬千瓦時,首次實現光伏電量的跨區消納。2014年2月底,被稱為“電力天路”的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直流段雙極輸送功率首次突破200兆瓦,達到210兆瓦,創下了自該輸電線路運營以來的最高記錄。
目前,青海光伏制造業已基本形成多晶硅、單晶硅、切片、電池組件、高倍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薄膜電池等較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加之如火如荼的光伏電站建設,光伏產業已快速崛起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產業體系最完整、技術水平最先進、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特色優勢產業,成為我省名副其實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產能過剩和貿易大戰中震蕩下行兩年多的光伏產業,隨著國家密集出臺的新能源政策進一步釋放利好,正在沖破籠罩產業已久的霧霾。2013年4月,青海省內光伏企業的重組整合拉開帷幕,根據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青海光伏行業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到“十二五”末,青海要形成4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光伏企業集團,產業集中度達到90%以上。投資建設了世界最大規模水光互補光伏電站——龍羊峽32萬千瓦光伏電站(一期)的中電投黃河水電公司副總經濟師、計劃發展部主任曹海濱告訴記者,延伸產業鏈,這也是企業在產能過剩市場下的一種出路。從多晶硅到最終的電站管理,公司光伏全產業鏈已經鋪開,并抓緊推進切片及鑄錠項目前期工作,努力實現循環發展、可持續發展。
為滿足“十二五”期間全省每年新增100萬千瓦光伏發電目標,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已超前展開“十三五”電網工程前期工作,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積極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青海電網。省經信委也已根據省政府2013年8月出臺的《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建設重大產業基地實施意見》,逐步加大對已形成產業鏈行業的補鏈和延伸的謀劃和引導工作。未來,青海將繼續加快黃河水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亞洲硅業等企業的整合重組進度,督促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
2014年4月,省長郝鵬在會見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一行時指出,當前,青海正在著力推進“三區”建設,我們將加快發展以循環經濟為主攻方向的特色優勢產業,把光伏產業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優先位置,統籌各類發電方式,全面優化布局,健全產業鏈條,努力將青海建成全國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和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當年7月17日,由中電投黃河公司與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聯手組建的青海光伏產業科研中心正式揭牌,其中下設的100兆瓦級光伏電站實驗基地將于年內建成。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無疑將為青海光伏產業提供一個大規模同臺實證試驗的平臺。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正在按照省上部署,力爭分布式電站建設有較大突破,帶動形成完整產業鏈等,使青海光伏產業基地和光伏發電基地建設穩步推進。
獨特資源,區位優勢、政府鼎力支持,企業戮力同心,在世界各地紛紛搶灘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在國家促進新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政策驅動下,青海實現綠色發展轉型大勢所趨,青海光伏產業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