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2年光伏雙反稅率改判:臺廠受沖擊 陸廠逆轉勝

時間:2015-0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中國廠商雙反稅率的調降,中美的貿易戰與政治角力似乎也暫告一段落,而2017年美國相關能源政策即將修改,EnergyTrend預估美國市場在2015-2016年間將會推升更多的需求量。盡管一月底仍有2014年雙反ITC的終判變量,但一般預測變動應不大。

距離中美臺新雙反終判不到一個月,局勢又起變化。根據1月2日傳出2012年前一波對中國電池片雙反的復查結果表明,中國一線廠商的雙反稅率普遍由30%降至17.5%。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研究經理黃公暉表示,在此變化之下,大多數中國廠商出貨將選擇在中國自行生產電池片,封裝成組件后以2012年的雙反稅率出貨美國,將對臺灣電池廠造成沖擊。

黃公暉表示,若以之前中國2012年30%的主要稅率推估,臺廠茂迪仍有成本優勢足以一拼,因此茂迪在2014年底宣布合并聯景,擴大電池片的產能規模。但是在2012年稅率調降后,中國廠商將憑借垂直一體、經濟規模的低成本優勢,大幅增加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以稅率回推,中國組件以US$0.5/W成本估算,非中國的組件成本必須控制差距在US$0.03/W內,才能有相當的競爭力。因此,若以臺灣2014年的稅率估算,任何臺灣電池片廠商在第三地或臺灣制造組件都無法取得成本優勢。相對于此,若第三地電池片在臺灣或第三地組裝仍具有一絲成本優勢,但受限于市場實際的競爭考慮,下游布局較弱的臺廠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快速啟動類似的營運模式。

EnergyTrend分析師林嫣容就各別廠商觀察指出,大部分中國一線廠商17.5%的稅率,在美國市場能保有超過15%的毛利,使得美國成為利潤較高的市場。其中天合光能及阿特斯原先對美國出口占比高,本次稅率的調降將能讓這些在美國市占高的公司賺取更大的利潤。至于被調降稅率摒除在外的其余中國廠商,因合并稅率超過200%,只能考慮將產能轉移至第三地或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含稅組件成本結構分析

另一方面,受沖擊最大的臺灣廠商,將面臨陸廠不需倚賴臺灣廠商作為合作伙伴的窘境,不僅價格無法起死回生,原先預期能持續滿載的訂單量也恐生變量。臺廠除了先一步擴充第三地產能的太極、升陽科之外,可能全軍覆沒;而日前茂迪才剛宣布合并聯景期待發揮整并的功效,如今看來龐大的產能反而將成為極大的包袱。預期原先已在計劃外移的廠商不僅將加快至第三地設廠的速度,甚至外移的規模也將進一步上調。

隨著中國廠商雙反稅率的調降,中美的貿易戰與政治角力似乎也暫告一段落,而2017年美國相關能源政策即將修改,EnergyTrend預估美國市場在2015-2016年間將會推升更多的需求量。盡管一月底仍有2014年雙反ITC的終判變量,但一般預測變動應不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