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紅利拐點以及“工業4.0”時代的加速來臨,使得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業內分析認為,根植于中國作為制造大國的土壤,成長于中國工業制造產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巨大空間,機器人產業景氣度在未來數年內有望持續高企。
助力“工業4.0”
“在機械板塊所有細分子行業中,行業空間最大、能夠跨越低迷經濟周期的‘三駕馬車’分別為機器人、航空裝備與民生裝備制造業。”國海證券相關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尤其在中國傳統制造業面臨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因為具有豐厚的制造業土壤而得以擁有最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迅猛發展,一方面與勞動力成本增加有必然聯系,另一方面則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中國經過30多年的工業化進程,產業的配套能力顯著增強,產業基礎十分雄厚。在機器人等產業的帶動下,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將帶來一場新的產業變革。清華大學負責國家機器人項目的院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在“工業4.0”時代,中國制造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之一就是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發展。
業內專家介紹,“工業4.0”戰略的核心就是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相互識別和有效交流,從而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生產由集中向分散轉變,產品由趨同向個性化轉變,用戶也將由部分參與向全程參與轉變。
扶持政策加碼
“工業4.0”背景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正悄然出現拐點。
業內人士介紹,此前,工業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汽車制造業;如今,機器人制造企業正努力向其他領域拓展。此前工業機器人主要替代重體力勞動和復雜勞動,以解決人力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問題;而現在正轉向簡單重復的、大量使用勞動力的地方。“現在的80后、90后不愿意從事簡單的重復勞作,于是機器替代便成為以后發展的重要趨勢。”
相關部門顯然已經注意到智能化所帶來的制造業變革,國家層面對智能制造的政策持續加碼。目前大力度推廣機器人產業化的國家部委主要是工信部,其2013年推出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且不停醞釀新政,扶持智能化產業加速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工信部人士處獲悉,國家目前計劃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建設,按照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的要求穩步推進機器人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相關部門還將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對機器人產業的政策扶持,探索建立機器人產業準入制度;同時,以搭建產需對接平臺為重點,促進工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
我國機器人產業路線圖以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相關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在規劃出臺之前,相關部門則在支持重點行業用工業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產業化和示范應用方面做足工夫。
此外,明年的工業轉型工程當中有望專門設立機器人專項基金,來支持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以鼓勵國產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創新發展。
相關專家介紹說,現在對于機器人產業,已不是重視或不重視的問題,而是以什么樣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產業,以什么樣的思維來培育和發展這個產業的問題。從今后政策動向來看,對于機器人產業的市場需求、技術來源、產業特色等多方面問題,各地政府對該產業的扶持政策都有望走向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