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襄州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時間:2014-12-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家、省能源局對光伏發電項目簡政放權后,相繼有中國風電集團、山東力諾、湖北茗峰、湖北追日、襄陽耀輝等多家公司與我區洽談光伏發電項目。目前中國風電集團、山東力諾與區政府簽訂了光伏發電項目協議,總裝機容量達110MWP,協議投資近20億元。

加快新能源產業的建設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經之路,為使襄州區新能源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們對全區新能源產業進行了調研。

一、全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

襄州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襄州區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緩緩變低,形成漢水夾道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襄州區北部是秦嶺和伏牛山支尾的交接地帶,為波形黃土崗地,坡度多為10度左右,高差10至30米,屬有名的“鄂北崗地”的一部分;中部為漢水、唐河、清河、滾河諸河流沖積平原;南部是大洪山和荊山余脈延伸的低山丘陵。襄州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過渡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適中,雨熱同季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氣候條件,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區境內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時,年均氣溫15.1℃-16.9℃之間,年平均風速為2.6m/s,風光資源富集。近幾年來,襄州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襄陽市建設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有關要求,實施節能減排,積極引進新能源項目建設。

(一)積極開發風能資源。與中國風電集團簽訂了峪山風電場項目開發協議,項目裝機容量48MW,總投資15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將在2015年開工建設并投產,2017年全部建成投產,預計年發電量2.5億度。

(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勢頭較好。國家、省能源局對光伏發電項目簡政放權后,相繼有中國風電集團、山東力諾、湖北茗峰、湖北追日、襄陽耀輝等多家公司與我區洽談光伏發電項目。目前中國風電集團、山東力諾與區政府簽訂了光伏發電項目協議,總裝機容量達110MWP,協議投資近20億元。

(三)積極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利用。2003—2014年間,襄州區共建設17525口戶用沼氣池、2個大型沼氣工程項目、1個大型秸稈固化生物質能源項目、13個小型沼氣工程項目、15個養殖小區沼氣工程項目、20個聯戶沼氣工程項目、25個服務網點項目。目前,高溫季節農村戶用沼氣使用率達到95%以上,低溫季節78%以上,全年綜合使用率88%以上。

二、全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要求與全社會的認識程度存在矛盾。目前,我區用能方式主要還是依賴不可再生能源,對開發利用新能源的認識還不很清晰,雖然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但全社會的重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如何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和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布局有待進行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

(二)大力發展風電與風資源有效利用之間存在矛盾。襄州峪山、黃龍沿線風資源較為豐富,適合建設風電場,但由于該區域山地產權原因,還有一部分屬于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司范圍,全部開發建設風電場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據評估,目前建設風電場還不很經濟,有待于裝機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和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支撐,才能大規模開發利用。

(三)大力發展光伏發電與用地之間存在矛盾。光伏發電項目需要大面積(上千畝或幾千畝)成規模、集中連片的荒坡地,由于近年很多類似土地已經調規或正在上報辦理調規為耕地或基本農田,致使光電項目選址困難,制約著光電產業的發展。因此,需要土地部門盡快拿出有利于光電項目選址的土地性質方面的規劃,同時研究探索光電項目用地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對接,制定優惠政策,解決發展光伏發電用地難的問題。

(四)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與有效解決電力入網之間存在矛盾。雖然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發電項目入網,采取電價補貼和全額收購制度,但新能源發電項目入網難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要加強與電力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加大電力入網手續的跑辦力度,縮短審批時限,以便加快推進新能源發電項目落地,盡早形成規模。

三、全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規劃指導,引導產業有序發展。建立新能源資源的調查評估機制,積極開展新能源資源精細化評估工作,以確實可信的資源稟賦評估,為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有利支撐。將發展新能源產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統一協調產業布局,規范項目開發程序。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管理。研究制定全區新能源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研究解決新能源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引入競爭機制,對已經簽約并獲得核準(備案)的新能源項目,1年內不開工建設的項目,收回其開發權,堅決杜絕壟斷資源和“跑馬圈地”的現象發生。

(三)加快土地利用規劃調整,保證項目建設用地。我區雖然適宜建設光伏發電的土地資源比較豐富,但大部分土地屬于基本農田,項目根本無法進行建設。為此,建議與上級國土部門協調,盡量調整土地利用規劃,以滿足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四)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打造新能源優勢產業。以培育和壯大我區新能源優勢產業為目標,通過土地、稅收、財政支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優化發展環境等措施,重點扶持中國風電、山東力諾等競爭力強的優勢企業作為我區新能源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示范項目的帶動作用,使新能源產業成為我區規模較大的優勢產業。

(五)重點推進新能源綜合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面,優先發展分布式光伏系統,鼓勵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方式,把開發區/工業園區廠房和公共建筑屋頂等作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重點,在屋頂面積相對集中、產權清晰的建筑物上,建設屋頂太陽能電站,作為企業生產、辦公用電的主要電源;創新光伏應用方式,探索與農業大棚相結合,建設光伏大棚示范工程;擇機建設地面光伏電站,選擇荒山荒坡、灘涂地建設地面光伏電站;研究水面光伏系統建設的可能性,提出建設水面光伏系統需要的條件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今后能夠在全區更大范圍內發展光伏項目打好基礎;完善配套電網設施建設,加強光伏發電配套電網建設和改造,確保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網。太陽能光熱利用方面,以綠色建筑行動為契機,加快太陽能熱利用在建筑上應用,積極推進太陽能光熱一體化項目,推進農村新社區太陽能應用。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打造“綠能建筑城”。鼓勵集中連片使用太陽能、淺層地能、熱泵能。生物質能利用方面,一是積極發展生物固體燃料項目,有效分解全區農業廢棄物,并作為城鄉工業鍋爐燃料。二是發展沼氣利用,探索沼氣發電,大力發展戶用沼氣、小型沼氣工程和大型沼氣工程項目,建設秸稈沼氣(氣化)工程項目。地熱能應用方面,積極推進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合理利用地熱資源,推廣滿足環境保護和水資源保護要求的地源熱泵技術,大力發展地源熱泵,進行建筑供熱、采暖、空調供應。積極落實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在公共建筑中,提倡應用地源熱泵系統,對于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有條件的優先使用地熱能。臺地源熱泵鼓勵性政策,對水資源費征收給予政策優惠,用電與主體建筑實行同類同價。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納入工程設計、施工圖審查、工程監理、質量監督、工程驗收備案監管體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