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業回暖的同時,央行的降息無疑再次注入一劑強心針。
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這對于光伏行業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
業內人士指出,光伏行業與中國的貸款政策息息相關,無論是大到上百兆瓦的地面式光伏電站還是小到屋頂光伏電站,都有較強的融資需求。
降息提升光伏潛在收益率
根據中國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數據,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量僅約4GW,其中分布式更是不足1.5GW。這與年初制定的8GW分布式目標相去甚遠。
盡管目前分布式光伏并網裝機量尚未達到既定目標,業內大部分分析師認為,政策利好促進中國下半年會迎來分布式光伏搶裝并網潮,加上集中式光伏電站,中國全年裝機量有望超過10GW。
貸款利率的下降會降低光伏電站運營商或EPC企業的財務成本,從而較大幅度提高光伏電站的收益率。對于需要貸款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企業而言,貸款利率的下降也能增長其收益,促成光伏系統的安裝和選擇。
國內光伏電站一般貸款比例在60%~70%,利率下降0.4個百分點,項目內部收益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國內光伏電站融資難問題有望得到緩解,直接利好光伏電站運營商,光伏行業景氣度提高將向EPC以及中上游產業鏈傳導。
央行降息后,若有企業正運營著需銀行大額貸款的光伏電站項目,那意味著該企業的貸款利息將減少,投資回報率將增加。對于光伏電站、風電場運營類企業,負債率普遍都較高,且負債大多為5年以上的長期貸款。因而,央行降息將有效減少每年的財務費用支出。
目前國內的社會融資成本平均為10%左右,銀行理財產品在9%左右。由于這類融資與國內的貸款也會掛鉤,所以不管企業采取什么方式來融資,都可能因央行對銀行貸款利息的下調而做出積極回應。2014年全年,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其他融資方式,額度都基本快用完了,產生較多影響的,可能是2015年上半年的光伏電站放貸、融資。
此次非對稱性降息,業內人士認為,這實際上是在收窄銀行利差,是引導銀行將部分利潤讓渡給企業。光伏行業負債率普遍比較高,一個項目超過7成資金是銀行貸款屬于比較正常的現象,而且光伏企業負債大多為5年以上的長期貸款。貸款利率的下降會降低光伏電站運營商的財務成本,從而較大幅度提高光伏電站的收益率。對于需要貸款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企業而言,貸款利率的下降也能增長其收益。
提高光伏投資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的財務費用在“三費”(銷售、財務及管理)里,若是“三費”中的財務費用被降低,那么直接受益的就是該企業的主營利潤和凈利潤。
業內人士提醒,那些持有及儲備較多光伏電站的公司,將是降息的最大受益者。估計一個光伏電站項目的凈利潤將會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到4%,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也會提升近1%。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發言人錢晶告訴記者:“從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利率支出對電站收益率的影響是巨大的,降息對公司電站業務是較大的利好。這意味著公司未來項目的潛在收益率上升,同時已有項目也有再融資的可能。”
該公司三季度中國市場組件出貨量大幅增長,較上季度提高81.4%。預計2014年第四季度太陽能組件總出貨量達1GW,其中300MW至350MW用于其自身下游項目建設。全年預計總出貨量在3GW左右,光伏電站開發規模將超過600MW。
由于許多銀行理財產品設置了收益率浮動條款,銀行基準利率的大幅下降會導致部分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滑,這也讓光伏電站等因降息而提升收益率的新型投資渠道更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錢晶曾經以上海某居民項目為例,計算個人投資光伏電站的收益。根據該用戶的屋頂有效安裝面積安裝3kw的光伏電站,太陽能電力可以采用電量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方式。根據當地日照條件,預計項目月平均發電約330度,如果將個人自用和售予電網相加,在國家0.42元/度電補貼基礎上,外加上海0.40元/度電地方分布式補貼。該系統總投資3萬多元,估計7-8年可以收回成本,考慮到光伏組件有25年的使用周期,剩余17~18年為純盈利期。
從中國國務院近日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來看,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將進一步下滑,電站收益率還有提升空間。計劃指出,加快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鼓勵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00GW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多家基金公司的代表重點看好政策支持的下游電站運營標的,因為電站運營收益確定性高、行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模式創新不斷,其中涌現的投資機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