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62%的市場被海外品牌占據 與日美至少差10年

時間:2014-12-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最近在網上很熱的德國工業4.0的視頻,一部高檔數控機床可以幾分鐘內把一塊鋼,加工成高精度的航空發動機部件。這個數控機床也是一個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正將越來越多的操作工人從簡單重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在人力資本、招工難、提高生產效率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許多行業都在機器換人。作為新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機器人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但我國的機器人市場目前62%的市場被海外品牌占據,8成以上的機器人配件需要進口。要摘取這顆“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我們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1318萬元VS17.88萬元

進口與國產,機器人差的不只是身價

生產空調冰箱壓縮機的嘉興加西貝拉公司,去年廠區里增加了335臺機械手臂。“總投入3億元,老廠區的136臺機器人花了1.1億元,新廠區購買的199臺機器人花了1.9億元,大概2年多能回本。”加西貝拉的負責人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去年11月18日,這批機器人正式進廠工作,一年來產生的效益超過1億元。

335臺機器人可以頂替700多人工,每年節約4200多萬元人員開支,這是最直接的效果。

機器人上崗后,給加西貝拉帶來了質的提升。壓縮機出廠前,都需要進行開機檢驗質量,之前人工檢測,每臺要5分鐘,機器人自動檢測只需30秒。機器人未普及時,2012年每百萬臺的次品率有354臺,而機器人上崗后,每百萬臺的次品率已降到179臺,降低了一半。

用了機器人后,公司節能30%,二氧化碳減排9.6噸,產能提升35%。小型電機生產線的噪音降低了5分貝,工作環境好多了。

機器人對加西貝拉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明顯,公司產能100萬臺時,工人有1000人;現在產能2500萬臺,用工只有3600人,用工只增加了2.6倍。

“以前的裝配線很多工人都是重復簡單的動作,工人也感覺學不到技術,很枯燥。現在工人可學習機器維修,工資水平也提升了。”加西貝拉的負責人說,他們已嘗到機器人的好處,剩下的幾條生產線的機器人改造也在進行中。

機器人也分三六九等,在加西貝拉購買安裝的335臺機器人中,最便宜的國產機器人只要17.88萬元一臺,最貴的進口機器人要1318萬元一臺,主要負責壓縮機核心部件的加工。

那么著兩臺機器人價格差這么多,差在哪里呢?

“就跟體操隊的全能選手和單項選手一樣,一個是簡單的機械手臂,只會幾個動作,另一個是全能選手,什么都會做,而且做得快,精度還更高。”加西貝拉的這兩臺高檔機器人從德國進口,是廠里名副其實的高富帥,可頂替8個高級工人的工作。離開了17.88萬元的機械手臂,加西貝拉每天產能可能減少一點,但離開了1318萬元的機器人,工廠的壓縮機可能就要趴窩了。

重要零部件8成靠進口

國產機器人制造與日美至少差10年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王雷剛剛完成一份國內機器人行業的調研報告,他發現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的相關基礎零部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無論從質量、產品系列方面,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與國外產品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為明顯。在高精度機器人用減速機方面,市場份額的80%以上被日本的帝人、Harmonic諧波減速機兩家公司所壟斷,售價居高不下,同時對合作外的生產商進行產品供應限制,關鍵核心部件一直受制于人,造成了國內機器人大多由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

機械本體、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是工業機器人最核心的三大部分。本體即機座和執行機構,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大多數工業機器人有3~6個自由度,腕部通常有1~3個自由度。驅動系統包括動力裝置和傳動機構,用以使執行機構產生相應的動作。

市場十年要增10多倍

機器人時代在招手

最近在網上很熱的德國工業4.0的視頻,一部高檔數控機床可以幾分鐘內把一塊鋼,加工成高精度的航空發動機部件。這個數控機床也是一個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正成為新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如何摘取這顆皇冠上的明珠,這是擺在國內機器人行業的一道難題。

東興證券的研究報告稱,隨著未來幾年,中國每年有2600萬以上的人退出體力勞動適齡人口,而每年新增的零零后僅1600萬,剪刀差效應將造成每年體力勞動適齡人口減少1000萬,十年累計減少1億有效勞動力,這使得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很旺盛。

2013年3.7萬臺/年,到2023年將增加到74萬臺/年;本體市場規模870億元,本體市場增長空間15倍左右;系統集成市場在2500億元左右,市場增長空間13倍左右。機器人時代在招手。

“機器人其實是一個工業體系的展示,不僅是造個機械手臂那么簡單。”王雷說,工業機器人是綜合計算機、控制論、機構學、信息和傳感技術、人工智能、仿生學等多學科而形成的高新技術,其研發與應用情況是工業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標志?,F在國內的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中,高檔變速器、伺服器等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國產核心零部件要進入主流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王國耀告訴記者,國內的機器人行業正進入爆發期,他們協會從兩年前的幾家會員發展到了30多家企業,幾乎每月都有新企業進入,不少資金來自房地產、礦業、貿易等其他領域。

他認為,現在機器人的發展很迅速,但要從低端邁向高端,仍需政府、金融機構、大學、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他認為,中國的機器人產業可以從控制系統入手,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美國的機器人在本體方面不跟日本、歐洲去競爭,它的優勢是控制系統和軟件,在機器本體上開發各種應用,造出全球頂尖的服務型機器人。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機器人行業里占據一席之地。”

國家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工信部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力爭到2020年,形成較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高端市場占有率達45%以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