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拼圖秀”開啟第十六屆高交會大幕,釋放出深圳支持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強烈信號。昨天下午,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有關規劃和政策獲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根據該規劃和政策,我市將從今年起至2020年,連續7年,每年安排5億元,設立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助力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在未來精彩“起舞”,成為深圳新的經濟增長極。
產業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
正在會展中心舉行的高交會上,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相關企業、產業都有相應的展區,這些產業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關注。
市發改委、經貿信息委、科技創新委等部門,在對我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基礎進行分析時認為,這3類產業發展總體呈現產業基礎支撐雄厚、細分領域特色突出、自主創新能力較強以及產業發展環境優越等特點。
其中,在機器人領域,動力系統、控制系統以及人機界面等技術全國領先,部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深圳是國內最大的研發生產基地,擁有從傳感器、柔性原件、交互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集聚了上千家相關企業;在智能裝備領域,激光自動焊接設備、線路板三維檢測設備國內名列前茅,生命信息檢測儀器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統計數字顯示,近年來,深圳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支撐,在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等領域率先發力,2013年產業增加值已達200億元,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
2020年產業增加值有望超過2000億元
根據有關規劃,到2020年,我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將超過2000億元,初步形成創新活躍、結構優化、規模領先、配套完善、服務發達的產業體系,將深圳率先打造成為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制造基地、創新基地、服務基地和國際合作基地。
為更好地實現這一系列目標,有關規劃提出了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產業高端集聚、拓展現代制造服務以及優化產業生態環境等五大主要任務。
規劃同時確定,啟動實施八項重大工程。其中包括工業機器人跨越工程、服務機器人孵化工程、可穿戴設備創新工程、智能檢測儀器培育工程、元器件與關鍵部件支撐工程、智能制造成套裝備提升工程、重大應用示范推廣工程、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工程等。
加大財政資金對產業支持力度
在積極培育和發展機器人、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裝備產業的各項政策中,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備受關注。
據悉,我市設立的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將重點支持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培育和引進、重點企業發展、產業化項目建設等。
該專項資金將建立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相結合、事前資助與事后資助相結合,財政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市場化投入機制,形成直接補貼、貸款貼息、股權投資、風險補償、無息借款、融資補貼等多元組合扶持方式。
有關政策同時提出,要加大市科技研發資金、民營與中小企業發展資金、會展資金、拓展海外市場資金以及知識產權、標準戰略發展等專項資金對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