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封裝材料生產商STRHoldings日前在其馬來西亞工廠擴大生產,以滿足在最新一輪的美國對中國大陸和臺灣制造的太陽能電池征收反傾銷稅后,在該國日益增長的光伏組件生產。
STR的馬來西亞工廠本打算減產作為其降低成本及恢復盈利的重組努力的一部分。然而,STRHoldings的首席財務官JosephRadziewicz在該公司的第三季度收入電話會議上表示,“縮減這一工廠已經產生額外費用”。十一月,我們獲得證明,一個潛在新的重要客戶進入這一工廠。
由于馬來西亞擁有一個強大的光伏供應鏈基礎設施,并且是一級制造商,如FirstSolar、韓華QCELLS(HanwhaQCELLS)和松下(Panasonic)的所在地,該國被視作一個強有力的候選人,吸引更多光伏制造商在該國建立生產。
STR還指出,其正在提升其位于中國蘇州的首條封裝材料生產線的產能。
STRHoldings首席執行官RobertYorgensen指出:“在第三季度,我們在使這一工廠運營方面取得巨大進步。我們改進了我們的當地生產工藝、聘用并培訓我們的員工,完成安裝及調試我們的生產設備,建立我們的質量控制實驗室并主持重要客戶進行工廠審核,我們已經通過審核。”
Yorgensen還指出,該新工廠也在十一月開始封裝材料出貨,贏得更多客戶將確保2015年進一步增產。
預計新客戶將有運行率需求,價值約為每年兩千萬美元。
管理層重申,大型一級組件制造商的即時交付要求和偏好將使用在中國進行生產的供應商,這是其在中國設有自己工廠的背后原因。
該公司還在中國與浙江飛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締結一個制造合作伙伴關系。
由于該公司重新定位亞洲的增長潛力,據說由于一個關鍵的不愿透露身份的客戶本季度由于重組及該公司被收購,已經大幅減少組件生產,歐洲繼續很艱難。
注意到在夏季整個歐洲訂單出現季節性疲軟,但是需求復蘇比預期低迷。
財務業績
STR報告,2014年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九百五十萬美元,而2013年相應季度為六百二十萬美元。據說53%的增長是由于材料量增加89%。
然而,凈銷售額季度同比下滑15%,據說反映出材料量減少11%,以及平均銷售價格下滑5%。
平均銷售價格自去年同期已降低19%。然而,該公司一直逐步轉變為無紙化封裝材料生產、降低成本并使得該公司更好在價格上與其競爭對手,如FirstPV在中國競爭。該公司表示,無紙化產品結構已達到42%。
據說第三季度出貨量約為410MW,而上季度為460MW。該公司指出,出貨量的下滑由于歐洲需求疲軟,以及一家主要的不愿透露身份的客戶將生產遷移至其他工廠。
STR報告,第三季度末凈虧損為三百二十萬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二千二百萬美元。管理層指出,到年底現金將下滑至約為一千八百萬美元,在該預期點中國光伏項目開發商振發收購該公司。
振發收購最新消息
STR指出,其已獲得美國官方認證,由振發持有多數股權,并且服從十一月十四日周五的股東投票,該交易將于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