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前日表示,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國內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未來10年將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
曲道奎表示,在2008年以前,我國基本上沒有機器人產業。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用工荒蔓延,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10年來機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勞動力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前者的比價優勢愈發突出。
雖然總量很大,但我國的機器人密度非常低。統計顯示,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中國是23臺,全球平均水平是58臺。“我國99%以上的工作還是人力在做,未來機器人替代1個百分點,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曲道奎說。
在我國機器人市場上,瑞士ABB、德國庫卡等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銷量占比在70%以上,而國產機器人只占1/4的市場。
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持,國產機器人的追趕步伐非???。曲道奎介紹,截至今年9月國內機器人企業約420家,各省市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資本市場上,具備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達40多家,部分龍頭企業如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1.3億元,同比增長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