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70% 工業機器人產業園49家

時間:2014-10-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調研顯示,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園49家,相當于平均每個省有超過一家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而更多的園區還在籌備中。

“2013年,中國市場總共銷售了36860臺工業機器人,增長41%,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10月17日,2014中國(綿陽)國際先進制造業大會上,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念出這組數據時,臺下一片驚呼。

熱現象:工業機器人產業園49家

目前,全國各地紛紛上馬機器人項目,想在急劇增長的市場中分一杯羹。據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調研顯示,全國已建和在建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園49家,相當于平均每個省有超過一家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而更多的園區還在籌備中。機器人,無疑是本屆科博會上的熱門話題。除了展館內搶盡眼球的替身機器人、巡邏機器人,在國際先進制造業大會的會場上,15個演講嘉賓中,就有5個人的話題關于工業機器人。

比會場還要熱的,是全國各地的建設現場。就在科博會舉行的同時,上海機器人產業園中,又一家本土企業已經入駐,擬建機器人研發中心;10月14日,合肥機器人產業園傳來消息:今年底,第一批“合肥造”機器人將正式下線……

不僅如此,銷售同樣火爆。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41%,預計今年這項數據可能接近70%。按一臺重165公斤的工業機器人24萬元的售價計算,2014年工業機器人的銷售收入將超過百億元。火爆的銷售又反過來刺激了生產。各地投資新建機器人項目的熱情被徹底引爆。

冷思考:相當數量企業和園區會消失

“未來的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是肯定的,”王天然話鋒一轉,“但就目前來看,機器人過熱,在中國是非常清晰的。肯定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和園區,最后要消失。”

在他看來,截至2013年底,我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總銷售量為3.68萬臺,總保有量為13.4萬臺。而把全國各地在建的這些機器人項目的產能相加,則達到幾十萬臺。“要知道,2012年,全球一共也才銷售不到16萬臺工業機器人。”

王天然認為,作為先進制造業中的生產要素之一,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應與我國轉型升級的步伐一致。從目前來看,機器人生產的步伐已經明顯快于轉型升級的步伐,這種一快一慢的態勢或將給正在升溫的工業機器人生產蒙上一層陰影。

大趨勢:人機“飯碗大戰”暫不會來臨

中國是人口大國,發展工業機器人是不是和人搶飯碗?在羅百輝看來,發展先進制造業需要工業機器人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由于使用機器人具有改善工人工作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減少浪費等優點,而我國又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數量下降的客觀形勢,發展工業機器人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題中之義。

目前全球有約160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以工業機器人在全世界占有的工作崗位來看,比例不到0.6%。而從每萬名產業工人中機器人的保有量來看,我國不僅與韓國、日本、美國相比有巨大差距,甚至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還要低一半。羅百輝認為,“機器換人”不是把人全換掉,而是人和機器的合理分工,做到人機和諧。而且,從目前的技術來講,機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

“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不夠。”羅百輝指出,工業機器人無法與工人高效交流、在線感知能力遠低于人、缺乏共處空間下的安全機制,而這也促成了新一代機器人的發展方向:人機共融。“人和機器,從主仆關系,到合作關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