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贛州太陽能屋頂:前景雖好 前路漫漫

時間:2014-09-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光伏發電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發展低碳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自去年6月江西省啟動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以來,這種低碳環保的發電方式受到許多市民的追捧。

在屋頂安裝光伏電站究竟有什么好處?居民可享受哪些光伏政策紅利?開展光伏發電應用能給贛州帶來什么?針對市民關注的諸多問題,記者近日展開了調查。

政策支持掀起光伏熱

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嶺路,很多人都認得邱忠波家。“看那屋頂上亮閃閃的光伏發電裝置,就知道是他家了。”

去年1月,邱忠波自建的4.8千瓦屋頂光伏電站正式發電,這是江西省首座分布式小型光伏電站,邱忠波也成為“贛州屋頂光伏發電第一人”。

“光伏發電無噪聲、無污染;電站建在屋頂,不占用土地,維護簡單。而且建電站是一次性投資,發出的電不但能自用,余電還能上網賣錢。”曾在電力部門工作多年的邱忠波,對光伏發電的好處再清楚不過。

也因此,早在前年10月,政府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電價補貼標準敲定之前,他就大膽嘗鮮,自掏腰包4.5萬元,自行設計建造了這座電站。

去年12月,趁全省開展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邱忠波又在自家屋頂安裝了一座5千瓦的光伏電站。這一次他獲得了一期4元/峰瓦的省專項資金補助,實際安裝出資約3萬元。

如今,兩座電站總發電量達到8200多千瓦時,邱忠波也獲得發電收益6000多元。他掐指一算:“電站每年發電約5000千瓦時,國家以0.42元/千瓦時(含稅)的標準對總發電量進行補貼,國家電網對上網電價以0.475元/千瓦時(含稅)的標準收購,再加上省里給的一次性安裝補貼,算下來6年左右可收回成本。”

不過,在去年底首次結算發電收益時,邱忠波一度遇到困擾。“必須去地稅部門開售電發票,再將發票送至贛州供電公司才能結算,而稅務部門之前沒有受理這種業務的經驗和依據,發票幾經協調才順利開出。”

經過此事,贛州供電公司迅速拿出解決措施,今年起實行“一條龍”服務,幫助居民客戶代開發票,常態化按月抄表,直接將發電收益打入客戶銀行賬戶內,大大簡化了結算流程。

此外,贛州供電公司還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業務開辟了“綠色通道”,20個工作日內答復接入系統方案,工程竣工后10個工作日內完成并網驗收與調試,并網及后續結算服務全程免費,并率先在省內出臺涉及光伏發電低壓作業暫行規定,規范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

隨著補貼政策、配套措施的完善,屋頂光伏發電在我市越來越熱。目前,我市已實施兩期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共有309戶完成驗收并網。而邱忠波也興致勃勃地開始了他的“光伏新計劃”——在屋頂上加裝一座20千瓦的光伏電站。

前景雖好居民有顧慮

與邱忠波一樣,章貢區居民何衛偉幾年前就開始關注屋頂光伏發電。去年6月,全省啟動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感覺“時機到了”的他卻在簽訂合同最后一刻放棄了申報。

記者了解到,在省能源局確定的首批全省11家工程供應商當中,并沒有贛州本地的企業。經過優選,我市確定了3家本地代理商,為居民提供成套產品及安裝、調試、并網和售后等一站式服務,而這些代理商承諾的系統質保期限均為5年。

“也就是說,電站剛剛回本,質保也失效了。而一個戶用光伏發電站使用壽命達25年,使用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問題,還要面臨企業倒閉的風險。”這樣的矛盾讓何衛偉最終選擇了觀望,“如果產品質保能延長到15年以上,我就沒有顧慮了。”

何衛偉說,目前國內光伏產業存在“產能過剩”現象,導致光伏組件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利潤率非常低。供應商(代理商)受利潤制約,往往在質量保障和售后服務上存在短板。他希望能源主管部門協調、監督供應商(代理商)把好質量和服務關,讓居民使用更放心。也希望供應商能有贛州本地的企業,聯系更方便,服務也更有保障。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考慮到屋頂產權問題,不少市民雖然非常支持家庭光伏電站項目,但由于缺乏合適的屋頂資源,只能“望洋興嘆”。

“光伏發電對屋頂的高度要求并不高,像別墅、復式樓、獨棟的居民住宅都具備良好的安裝條件,也可以在自行車棚和商務停車棚頂上安裝光伏組件。”市發改委能源科科長朱曉紅說。

幾名已經安裝了屋頂光伏電站的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投資回報角度來說,推廣屋頂光伏發電帶來的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一是受天氣季節影響大,發電量預期不穩定,回報周期偏長。二是使用居民家庭用電多集中在晚上,太陽能卻只能在白天發電,這造成用電和發電的錯位,太陽能白天發的電大多流回電網,住戶晚上使用的實際上是電網供應的電。

以上種種,都是屋頂光伏發電在推廣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從低碳環保,從政府的推廣等方面來看,前景無疑令人看好。

屋頂產業未來可期許

光伏發電分為大型地面電站發電和分布式小型電站發電兩類。國家這兩年出臺近30項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將光伏市場的發展重點從“大型地面電站”轉向“屋頂分布式電站”。在新的市場方向下,由“萬家屋頂”帶動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在我市已經風生水起。

陽光下,寧都縣肖田鄉土坯房集中安置點贛江源社區,一排排農家小別墅的樓頂熠熠生輝,3847塊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地吸收太陽的能量。

贛江源社區是全省唯一的光伏產業建設與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結合示范點。去年8月,肖田鄉按照“公司出資、政府協助、農戶受益”的模式,引進贛州啟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在該社區建設屋頂光伏電站。電站于今年初實現并網發電,年發電量可達100萬千瓦時。

“過去一年要燒1000多公斤柴,不僅費工費時,而且嚴重破壞生態植被。現在有了太陽能,洗澡、燒水樣樣行,節能又環保。”村民肖義勇高興地說。

啟光總經理張連洪告訴記者,與常見的居民自建模式不同,這個光伏電站創新探索了一種合同能源建設營運模式,啟光作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與200多戶農戶簽訂協議,租賃1萬余平方米閑置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裝置,發電收益歸公司所有。20年后,所有設備無償移交農戶,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光伏發電在農村的巨大發展空間已經顯現。今年5月,江蘇振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100兆瓦的光伏發電站項目落戶在全南縣城廂鎮鎮仔村,其中將開發建設一個光伏大棚,將光伏發電、現代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科技實驗有機結合,為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一條綠色新路。

與此同時,學校、工廠等公共建筑的屋頂資源,都被光伏企業有效征集起來。不久前,國內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江蘇愛康集團創新形式,在南康規劃建設一個10千瓦的校園低碳光伏科普基地,集低碳科普、教學、分布式發電為一體,項目目前正在前期籌備中。

今年5月,我省確定了省級光伏發電商業項目0.2元/千瓦時的補貼,期限為20年,再加上國家0.42元/千瓦時的補貼,企業投資光伏發電的收益進一步提高,動力將更足。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屋頂上再造一個產業”大有可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