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伴隨歐美、日本等國不斷降低光伏補貼的額度,我國扶持政策的延續性備受質疑。并網、治理多晶硅提純污染、企業自主盈利仍然壓制光伏產業的三座大山,真正“復蘇”的道路仍然道阻且長。
2014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到82.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而去年全年我國才出口100億美元左右。在企業方面,阿特斯太陽能毛利率穩定增長,今年二季度達到19%,主流企業大部分實現扭虧為盈。中國光伏行業呈現“復蘇”跡象。
“實際上光伏行業的復蘇總帶著一層質疑。”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認為,當前政府給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補貼為0.42元/千瓦時,這比0.419元/千瓦時的煤炭發電上網電價還要高,“如此力度的補貼,光伏產業若仍無復蘇跡象,就顯得說不過去了。”當前,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雖然也在下降,但是和0.2元/千瓦時的煤炭發電成本仍有很大的差距。伴隨歐美、日本等國不斷降低光伏補貼的額度,我國扶持政策的延續性備受質疑。并網、治理多晶硅提純污染、企業自主盈利仍然壓制光伏產業的三座大山,真正“復蘇”的道路仍然道阻且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光伏產業發展須有“陽光”境界?
對于光伏產業的發展而言,扶持激勵政策是另外一種“光照”。但如同太陽“核聚變”一瞬間完成,陽光到達地球卻要8分鐘一樣,政策從制定、實施再到見效,往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