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制造商兼開發商TataPowerSolar以及太陽能分析師BridgetoIndia的一份報告,印度太陽能目前具有潛力成為化石燃料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
該報告預計,由于太陽能與昂貴的化石燃料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并且該國遵循最適當的戰略,多達145GW的太陽能——或印度能源產量的13%——可以在未來十年部署。
報告《印度如何推動其太陽能轉化?蜂窩或大象》,分析了大型公共事業至商業和住宅屋頂太陽能發電的利弊,旨在確定印度太陽能部署的最佳途徑。
其比較了印度太陽能未來的四種方案,分別由超巨型項目——太陽能“大象”——公共事業規模項目——“馬”——大型屋頂——“鴿子”——或住宅屋頂——太陽能蜜蜂推動。
在不同類型的系統中,該報告表示,未來十年可實現裝機容量為100至145GW。
該報告表示,進口煤炭的平準化發電成本(LCOE)目前與印度大型太陽能發電持平。
比較印度不同規格的太陽能安裝項目的不同方案,該報告還預計,太陽能價格到2024年將進一步下滑4%,而預計進口煤炭將上漲12%,國內煤炭價格將上漲7%。
2019年太陽能將與國內煤炭實現平價,到2017年儲能技術與進口煤炭相比將具有成本競爭力。
該報告還提議著眼于“電力的抵岸成本”——或LCOP——與LCOE相反,更好地判斷能源客戶首選的價格。這測量消費點成本,以及發電,考慮電網平衡和升級成本,至智能電表和盜用。
預計對于公共事業太陽能,LCOE和LCOP的差距高達每千瓦時兩印度盧比,對于屋頂為0.2印度盧比。
公共事業規模太陽能已經實現每千瓦時6.6印度盧比的平均價格,抵岸成本為每千瓦時8.4印度盧比——與進口煤炭持平。
根據該報告,就長期成本而言,屋頂太陽能最佳,到2024年平均化發電成本為每千瓦時6.6印度盧比,抵岸成本為每千瓦時6.7印度盧比。
該報告總結道,更小的系統還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BridgetoIndia總經理TobiasEngelmeier表示,對于較小的屋頂系統,在“創建一個市場方面需要更多工作,其依賴于可靠的政策,如凈計量,或創建消費融資方案”。
Engelmeier表示,較大型的太陽能項目更易于執行,由于政府可以直接提供支持。但是對于小型市場,是一個更長遠、可持續的市場,“政府需要為其建立正確的生態系統”。
一個生態系統可以“通過擁有更多的專業銷售結構、安裝公司以及融資機制”創造。這一發展將使得屋頂部門成本降低。
TataPowerSolar首席執行官AjayGoel表示,他希望該報告將“引發關于該問題的強有力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