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行業持續爆發 看好工業級3D打印應用空間

時間:2014-09-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D打印技術是我國制造行業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小的技術之一,不過目前國內的3D打印企業與國際上依然存在差距。

全球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3d打印行業論壇——inside3d打印產業全球高峰論壇暨巡展日前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并將于今年11月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中國首站活動。國際模協主席羅百輝表示,未來3d打印在制造業中占比將達到2%,產業規模將達到2100億美元。隨著未來政策和事件性驅動,3d打印有望持續爆發。

中信證券表示,看好3d打印中長期的投資價值,目前雖然a股3d打印概念股較多,但是建議關注涉足產業鏈核心環節的企業。未來隨著在3d打印商業模式不斷嘗試和突破后,整體板塊的投資價值將不斷走強。

華安證券投資顧問宋海峰認為,從產業鏈角度看,投資者可關注以下四條主線:設備類如華工科技、華中數控、中海達、中航重機、機器人;耗材類如銀邦股份、宏昌電子;技術類如光韻達、大族激光、蘇大維格;運營類如金運激光。

目前《國家增材制造發展推進計劃(2014-2020年)》(征求意見稿)已初步制訂完成,年內將會出臺。

據了解,國家對3D打印的發展目標包括:到2017年初步建立增材制造(俗稱“3D打印”)技術創新體系,培育5至10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具有較強研發和應用能力的增材制造企業;并在全國形成一批研發及產業化示范基地等。在政策措施上,國家將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財政支持力度,并支持3D打印企業境內外上市、發行非金融企業債等融資工具。

在3D打印的重點發展方向上,征求意見稿擬定了五大方向:一是金屬材料增材制造,包括針對航空航天,核電、能源等機械零部件直接制造需求,研制鈦合金、高溫合金等金屬材料;二是非金屬材料增材制造;三是醫用材料增材制造,例如針對牙齒、假肢、手術導板、手術輔助器械等方面需求,開發醫用外部矯形器械專用材料等;四是設計及工藝軟件;五是增材制造裝備關鍵零部件。

制定該計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在制定推進計劃的時候,歸結了16個字的發展原則:需求牽引、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同推進。”

“在資本市場的利用上,我們還提到要搞一個增材制造或者3D打印產業的投資基金,真正把社會資本撬動進來,用民間資本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上述負責人透露,“我們還提出要建一個國家級的增材制造創新應用中心,因為它可以搭建一個共性的技術平臺。”

3D打印技術是我國制造行業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小的技術之一,不過目前國內的3D打印企業與國際上依然存在差距。

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說,在企業規模上,歐洲3D打印企業的銷售規模一般都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美國3D打印企業營收甚至在30億元,而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收入過億元,甚至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都沒有幾家。在產業規模上,2012年世界3D打印行業的產值是120至130億元,中國為8至9億元;2013年世界3D打印行業的市場規模大概在200億元,中國約為20億元。預計2014年中國3D打印的產值可以再翻一番,有望達到40至50億元。

“與國外相比,中國的市場規模仍十分有限,但這也意味著巨大的放量空間。未來三到五年的重中之重是開發應用市場。”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認為,工業級3D打印的應用空間將最為明顯,大量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基本上都能找到與3D打印技術的結合點。而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則最被看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