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向智能制造強國、大規模應用邁進,看3D打印技術的產業創新機會

時間:2023-04-04

來源:融象數科

導語:近年來,3D打印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崛起,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雖然3D打印技術的起源并不算是最近的事情,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3D打印市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與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并稱為實現數字化制造三大關鍵技術的3D打印技術屬于新一代綠色高端制造業,這項技術及其產業構成了新一輪數字化制造浪潮的重要基礎。大力發展增材制造是我國多年來在制造業領域的政策布局,增材制造業的發展是促進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發展突破、引領中國制造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新跨越的重要舉措。3D打印因其固有的“去模具、減廢料、降庫存”等特點,已經逐漸成為當前制造方式的重要補充。加快3D打印產業發展,符合我國發力增材制造產業的目標,有利于國家在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中占領高地,進一步推動我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加快創造性人才培養。

3D打印

  3D打印產業的上游包括原材料、核心硬件及3D掃描儀、3D打印軟件等;中游為各技術類型的3D打印設備,主流的三大技術為FLM、SLA、SLM;下游應用領域廣泛,覆蓋機械制造、消費電子、汽車行業、航空航天、醫療行業等。

  3D打印的原材料取材較為廣泛,我國3D打印產業原材料分為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兩種。金屬材料的純凈度、顆粒度、均勻度、球化度、含氧量等指標都對最終的打印產品性能影響極大。目前在3D打印行業得到應用的金屬粉末主要有鈦合金、鈷鉻合金、不銹鋼和鋁合金等,此外還有用于打印首飾用的金、銀等貴金屬粉末材料。在我國整個3D打印市場中,鈦合金、鋁合金、不銹鋼分別占20.2%、10.0%、9.1%,合計占比39.3%,其余60.6%均為非金屬材料,包括尼龍、PLA、ABS塑料、樹脂等。

  3D產業中游是經銷商等通過對各種技術手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使其成為符合3D打印標準的3D打印材料,并利用3D打印設備,提供3D打印服務等。從產業結構來看,2021年3D打印設備占據近一半市場份額,3D打印材料、3D打印服務分庭抗禮,市場份額分別為24.0%、26.5%。

  上面提到的技術手段與3D打印設備的分類緊密相關。其中如FFF(熔融長絲制造)、FDM(熔融沉積成型)、FLM(熔接層建模/制造)和FFM(熔絲成型)等技術,其內在原理都是將各種熱熔性的絲狀材料(如蠟、PLA、ABS和尼龍等)加熱熔化成形。而SLA(光固化成型技術)和SLM(選擇性激光燒結/融化)則以激光作為能量源,通過層面固化或層面掃描等方式產出三維實體。目前熱熔和激光成型是3D打印領域的主流技術,直接決定了3D打印設備的種類。

  現階段,3D打印下游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汽車等領域,以制造業和醫療領域最為集中。其中機械行業產值占比為17.5%,為3D打印行業下游的主要應用領域;消費電子產值占比為16.6%,排名第二;汽車下游應用產值占比為16.1,%排名第三,僅次于消費電子的應用需求。未來,隨著電子和汽車工業的發展,兩個領域的產值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3D打印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代表性技術之一,關系到我國許多行業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多部門相繼出臺3D打印產業政策,鼓勵3D打印行業發展與創新,如《2021年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征求意見稿)》等產業政策為3D打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數據顯示,全球3D打印市場的規模從2014年的76億美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148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328億美元。這顯示出3D打印市場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其潛力也在逐步釋放。除政策層面推動外,中國制造企業近年來積極引進3D打印技術,代替或改進企業原有生產方式,提高企業生產智能化水平。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未來十年,全球3D打印產業將仍處于高速增長期,航空航天、汽車、航海、核工業以及醫療器械領域對金屬3D打印的需求旺盛,應用端呈現快速擴展趨勢。未來,3D打印技術的應用已經從簡單的概念模型向功能部件直接制造、大規模產業應用方向發展;更具針對性和應用價值的3D打印設備的制造和普及,將成為我國3D打印產業下一步發力重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