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CCER備案量已達49個 光伏發電項目有3個

時間:2014-08-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2014年3月21日第一批的2個風電CCER項目,5月26日14個第二批的風電、水電、瓦斯發電項目,到33個第三批的多類別項目,目前已經備案CCER的項目類別主要是風電、水電為主,新增生物質發電、光伏發電、燃氣發電、碳匯造林等項目。

整個二級市場呈現逐漸冷卻趨勢之際,第三批CCER(核證自愿減排量)備案項目的公布使得各方為之一振。

北京、上海、深圳、廣東、天津在各地試點紛紛完成履約,5試點上周除上海外皆維持少量交易。深圳上周前四個工作日成交量約每日100噸交易,第五日近600噸;北京與廣東均僅有2日維持2000噸左右交易,其余三日無交易;天津每日200至400噸左右成交量,湖北市場保持常態,日成交量維持在2萬到3萬噸之間;重慶無交易。

2014年7月30日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下稱信息平臺)發布通知,發改委氣候司下發第三批33個CCER項目的備案函,公布了各項目設計文件PPD。

加上前兩批項目,CCER通過備案的項目目前已有49個,項目類型與類別均逐步多元化。

從2014年3月21日第一批的2個風電CCER項目,5月26日14個第二批的風電、水電、瓦斯發電項目,到33個第三批的多類別項目,目前已經備案CCER的項目類別主要是風電、水電為主,新增生物質發電、光伏發電、燃氣發電、碳匯造林等項目。

就項目類型而言,一二批僅有第三類項目類型(pre-CDM),第三批則新增第一、二類項目,而6月11日申報備案的第三批項目中的2個第四類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注冊但減排量未獲得簽發的項目)均未通過審定。

從類別上劃分看,49個備案項目中風電項目有19個,水電項目有14個,瓦斯發電項目有3個,光伏發電項目有3個,生物質發電項目有2個,燃氣發電有2個,油改氣發電項目有1個,炭黑尾氣發電項目有1個,余熱發電項目有1個,天然氣發電有1個,LNG冷能空分項目有1個,碳匯造林項目有1個。

根據目前信息平臺公布的數據,49個項目的年均減排量共計1271.17萬噸,第三批33個項目占587.50萬噸。

西南地區項目最多

四川獨占8個,均為水電開發項目,占總數的16%。

根據信息平臺公布的數據統計發現,49個備案項目不均勻地分布在19個省份。

其中,四川獨占8個,均為水電開發項目,占總數的16%;其次是云南,有3個風電項目,2個水電項目,

共計5個,占總數的10%;內蒙古、湖北、甘肅、貴州、寧夏五省份均分布4個項目,分別占8%;河北、福建、廣東、吉林均有2個項目分布,遼寧、唐山、青海、山東、北京、安徽、上海、湖南均只有一個項目分布。

其中西南地區(此處為云、貴、川)CCER年均減排量為694萬噸,占總年均減排量的54.6%,而西北地區(此處為陜、甘、寧、青)CCER年均減排量221.5萬噸,占總年均減排量的17.4%。

事實上,能否成功地利用能夠作為抵消機制的CCER來更加經濟地履約,取決于這7個碳交易試點的抵消機制相關政策規定。

比如,上海規定CCER使用比例為年配額的5%,未對區域做出限制。上海2013年配額共計1.6億噸,5%的CCER使用量即是800萬噸左右。其中,上海華能上海燃機電廠天然氣發電一個項目,預計溫室氣體年均減排量為109.27萬噸,僅占800萬噸的八分之一。

北京的抵消比例同上海一樣,也是為5%,但是50%的碳配額規定在北京本地。北京2013年的碳配額約5000萬噸,CCER可使用抵消量約為250萬噸,華能北京熱電有限公司的天然氣熱電項目年均減排量為27.78萬噸,只是250萬噸CCER的十分之一左右。

天津、深圳、湖北以及廣東的抵消比例皆為10%。

其中湖北則規定100%用省內CCER進行抵消,如今湖北已有4個CCER備案項目,年均總減排量為22.04萬噸。

廣東規定70%使用本省CCER,至今有豐達電力與廣東長隆碳匯兩個CCER項目,年均總減排量僅為9.06萬噸。

天津與深圳同上海一樣沒有地域限制,二地至今尚無CCER備案。

重慶將抵消比例定在8%,同時水電項目被排除在外。重慶100%使用本地CCER抵消。目前重慶有約1.3億噸配額,意味著可允許約1040萬噸左右的CCER進行抵消。至今,重慶尚無CCER項目備案。

這意味著,四川、云南、貴州以及西北地區的大量CCER極有可能進入上海、天津、深圳等對地區未作限制的碳交易試點。

由于今年履約期已過,現有的CCER只會對2014年及其之后的碳交易產生影響,但就目前而言,市場期待更多CCER減排量。

與此同時,相關業主在不斷開發CCER項目。

據了解,華能集團是目前擁有CCER備案項目最多的業主,旗下有多達6家公司分別擁有1個項目,京能旗下3家公司分別擁有1個項目,國能旗下2家公司分別擁有1個項目;貴州盤江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則是在同一個業主賬戶下擁有CCER備案項目最多的業主,其3個項目依次為瓦斯發電項目一期、二期、三期。其次是阿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與中廣核湖北大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均有2個CCER備案項目。

首個林業碳匯項目通過備案

CCER簽發與流入市場的政策仍待定。

此次CCER備案通過的項目中,值得關注的是迄今為止第一個林業碳匯項目,即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

碳匯造林指的是通過植樹造林、科學經營森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方式,使得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定標準,來達到減排效果。

不同于其他減排項目,碳匯造林并非單純地減少排放溫室氣體,而是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環保意義較大。此項目造林規模為13000畝,20年計入期,預計總減排量達36.84萬噸,年均溫室氣體減排量是1.84萬噸,體量并不大。

負責該項目審定工作的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氣候變化部副部長周才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碳匯造林的性價比較低,業主投入較大資金,但是碳匯項目的計量方式較為復雜,在碳匯量計量方面,需要測量樣地中每棵林木的胸徑,花費時間長,和其他類型項目的減排量測量相比,成本投入與難度更大。

但相比于一般工業類減排項目,林業碳匯項目特殊之處在于可促進農民增收,增強項目區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

用廣東長隆舉例,13000畝地一年產生1.84萬噸的碳匯量,基本上一年一畝地產生稍高于1噸的碳匯量,收益成本相對較低。

不過據了解,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已經找到了相關買家整體買走體量并不大的減排量。在七個碳交易試點中,最早提出以林業碳匯作為核證自愿減排量抵消企業碳排放是廣東省。

《廣東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辦法》第五條提出“鼓勵開發林業碳匯等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并表示控排企業為抵消實際碳排放使用的林業碳匯CCER不得超過其配額的10%,這一抵消額度是七省市中最大的,可見廣東省對林業碳匯的重視程度。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北京市也正在出臺碳匯抵消機制的相關規定,并有意向進行碳匯造林項目的開發。

CEC完成了第三批33個項目中的19個項目的備案工作。CEC所備案項目占第三批備案總數的57.6%,截至目前占備案總數的近38.7%。

針對用來確定項目基準線、計算減排量、制定監測計劃的碳匯造林方法學,周才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現在的林業碳匯方法學是國內自創,由于目前國際上的CDM碳匯項目方法學要求非常嚴格,造成碳匯項目實施非常麻煩。國內的方法學在項目碳匯計量方面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大大簡化了之前對項目額外性的要求,更加因地制宜。

周才華表示,第一、二、三類項目的項目審定流程如今皆已走通,這三類項目的審定會快很多。目前,第四類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注冊但減排量未獲得簽發的項目)從聯合國轉回尚無先例,為了避免重復計算減排量,該項目備案仍需要時間摸索。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CCER簽發與流入市場的相關政策仍在摸索過程中,國家溫室氣體減排登記簿的平臺仍未建立起來。預計今年年底將會出臺相關政策,打通市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