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City已經成長為了美國如今最大的住宅太陽能開發商,但這家公司如今還在向著更遠的地方邁步。上周,SolarCity宣布收購太陽能制造商賽昂電力(Silevo),計劃在紐約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工廠。
收購的目標是垂直整合。這家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創建的企業,如今正試圖掌控太陽能產業鏈的各個方面,從設計到制造,從營銷再到安裝。這基本就是“蘋果模式”的再現——當然,是太陽能組件領域的。
但這還不是SolarCity的最終目的。SolarCity的終極規劃是推動太陽能價格下降,甚至是劇烈下降。在周二的電話會議中,馬斯克對其目標是這么說的,“讓太陽能最終能在無補貼的基礎上與電網中的化石能源競爭”。
這可行嗎?迄今為止,SolarCity一直因為其當前的成功商業模式——無前期費用情況下為客戶提供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而住戶以支付月費的方式為太陽能電池板支付費用的模式大獲成功。依靠這個模式,SolarCity已經控制了美國25%的住宅太陽能安裝,并瞄準在2018年發展100萬客戶的長遠計劃。而SolarCity最近的舉動更是讓它有了生產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板的能力,在未來成本只會更低。
然而,問題就來了,SolarCity成為光伏界“蘋果”憑恃,一個是認定將來太陽能可以與傳統化石燃料競爭,另一個就是其吉瓦組件制造廠的建設。這兩個目標果真可行?
問題一:太陽能何時能與化石燃料競爭?
讓太陽能與化石燃料競爭的努力是一項艱巨任務。
屋頂太陽能系統安裝費用仍然是自發電的最大成本去處——平均每千瓦時價格兩倍于新建天然氣發電廠。這也是太陽能為什么只占美國電量來源0.2%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太陽能組件價格正在急劇下降——這歸功于中國制造商與技術進步。
2011年Q2至2013年Q2太陽能系統安裝價格
由這個趨勢可以做出一個預測——太陽能最后終能在美國的許多地區與電網中的化石能源再無補貼下競爭。落基山研究所就做了這么一個預測,到2030年美國將會有數千萬家庭用上比電網電價更便宜的太陽能電力。
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障礙需要跨越。第一,太陽能價格可能不會像過去數年那樣出現劇烈下降。
第二,在儲能上仍然后一系列的技術難題。特別是在太陽能在更大范圍上擴散應用的時候,我們無法想象儲存這些來自太陽的電力是一項多么巨大的工程。當然,特斯拉正在建設的吉瓦巨型電池工廠或許能為SolarCity所用。
最后,電網運營商的反抗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一部分原因就是太陽能給其盈利模式的威脅。公共設施部門通過賣電賺錢,但如果消費者都自己發電了,那該怎么盈利?事實上,已經有過反撲的例子了。而這對于太陽能的推廣會起到嚴重的阻礙。
問題二:SolarCity為什么要轉向組件制造?
上述的問題都不是一時可以解決的。現在,SolarCity正專注于其另一項努力——讓太陽能電池更便宜、更高效。
第一步就是用高達3.5億美元的巨資收購賽昂。賽昂以其高效組件Triex聞名業界,據SolarCity現任CEO彼得·里夫(PeterRive)在一次會議中稱,這家公司甚至已經瞄住了轉換效率為24%的電池。
高效組件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少的安裝勞動量。這能相當程度地降低太陽能系統的總體成本。
高效組件意味著更少的空間、材料及費用
然后,SolarCity計劃于未來兩年內在紐約州建造年產能超1GW的工廠,打造“全球最大”的單體太陽能組件制造廠。而且,在未來,SolarCity還會根據安裝情況建設更多的此類大型光伏組件工廠。
為什么建造這么多工廠?馬斯克在公司計劃中是這么寫的,在下一個十年“每年安裝數十吉瓦”的太陽能系統。這個計劃的必要保證就是要有足夠的太陽能電池板供應。而且SolarCity還希望通過這個舉措繼續降低組件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期內,SolarCity還會逐步擺脫對中國光伏組件的需求。而后者正在苦受美國商務部的一些列炮轟——美國商務部表示,初步認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提議對更多光伏產品征收更高關稅。
SolarCityCEO表示,“雙反”可能帶來的影響已經被公司計劃考慮在內。而他們希望在此次雙反后美國本土的光伏組件將能夠與中國光伏組件商形成競爭——至少是高端太陽能電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