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運營商集采變幻 布線市場如何接招

時間:2014-06-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無論運營商市場如何變化,始終保持產品的質量才是布線廠商接招的關鍵之一。自2013年后政府項目比重的減少,也讓運營商市場需求競爭更為激烈。

從2013年年底至今,主流三大運營商逐步開展了相應的設備集采,中國移動啟動了新一輪更大規模的LTE建設,采購規模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TD-LTE無線網設備勘察設計服務,每省劃分為1個獨立標包,共計31個標包、約26.6萬基站,并將根據實際需要對標包規模進行調整。而中國電信2014年采購相比2013年總規模有所下降,其中10GEPON下降尤其明顯。中國聯通放緩100G引入步伐集采仍以40G為主。

這其中,投招標是集采的主要方式之一,招標結果往往導向“低價者得”,為了中標,設備商不得不持續降低產品的價格,甚至承受虧本的壓力。這種游戲規則使得線纜、器件廠商無法獲得“合理的利潤”,也就無法持續投資以研發新技術和開發新產品。

買的沒有賣的精,壓價自然有人壓低質量。據了解,在2010~2011年間,相當一部分的劣質產品流入運營商的寬帶集采系統,比如跳線、光分路器、光纖連接器等,產品已經入網就充分展示了“劣質”的特性。事后分析,業內給出這樣的分析:集采時價格壓得過低,廠商只能通過偷工減料來“挖掘”利潤空間,這種低質的產品在價格上極有競爭力;集采時采購部掌握主要話語權,運維建設部門所提的“質量”要求難以實現,劣幣驅逐良幣,價格成為決勝因素;同時,2010~2011年我國FTTH產業應該屬于混沌期,運營商本身對于質量環節的把控也難以到位,所以很多廠商得以渾水摸魚。

無論運營商市場如何變化,始終保持產品的質量才是布線廠商接招的關鍵之一。自2013年后政府項目比重的減少,也讓運營商市場需求競爭更為激烈。2014年,4G發展是移動通信市場的一張重要的王牌,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的被動局面,但網絡覆蓋和終端問題需要盡快“催熟”。如何圍繞加快提速寬帶進程,也是布線廠商提升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