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式服務體系的建設根本是為解決群眾的辦事難問題,讓行政審批和社會服務事項進入行政服務中心這一道門,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所有事項。市民需要辦理審批將不用再跑其他部門,跑一趟就能全部搞定。”會議邀請上海“一門式”政務研發中心主任趙海然博士進行了專題授課,他表示:“上海行政服務一門式審批已經辦了8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認為在很多方面禪城都可以借鑒發展,我相信禪城有理由做得更好!”
據悉,為順利推進“一門式”行政服務體系建設,禪城區將按照先易后難、先自然人后法人、先鎮街后區局的計劃進行,近期目標為確定以祖廟街道、石灣鎮街道和祖廟街道塔坡社區為試點,率先推進祖廟街道辦行政服務中心與區社保大廳相合并的工作。這些工作將在今年8月見成效。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的“一門式”改革將以舊樓加裝電梯事項,作為行政審批改革的突破口,實施該事項的“一門式”受理、“一窗式”辦理。此項工作由禪城區規劃部門牽頭,目前已與國土、建設、質監等部門對接,列出了資料清單,并進行了調試,實行一個窗口對外后,預計一個月內就可完成所有的審批事項。
鏈接
跑了八個部門成功加裝電梯
照此前的程序,要在舊樓加裝電梯,首先要經過業主商議,集體達成一致意見。各層住戶利益要平衡,電梯的成本運營、電費分攤、電梯裝好以后的養護等問題,都必須通過業主討論達成統一意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簽名,才可以向規劃部門進行申報。同時,還要顧及周邊住戶的利益,只有在加裝電梯的位置對周邊沒有不利因素影響,并進行組織公示一個月,在各住戶都沒意見的情況下,最終才能進入到電梯的加裝環節。
禪城區目前已經成功加裝電梯的舊樓,都是在協調好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還往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籌備小組或者牽頭人。由于加裝電梯參與審批單位多,“牽頭人”要鍥而不舍地往來于規劃局、住建局、質監局等職能部門,整個過程要向8個部門遞交申報資料,每個部門批復需1個月,8個單位就得花8個月。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