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市場格局分析

時間:2014-04-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三季度末,調研統計的十二家企業共擁有的垃圾處理處置項目(含運營、在建及擬建)總量為226座,項目總能力25.05萬噸/日,已投入運營項目數量111座,已投入運營能力1.31萬噸/日。

作為一個具備有力政策支撐與清晰商業模式的產業,垃圾焚燒將延續其發展勢頭與市場熱度,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國垃圾焚燒目前的產業市場格局如何?未來將沿著什么樣的軌跡發展?

不斷向好的政策及市場趨勢,讓已經具備清晰商業模式、較強融資能力、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優秀垃圾焚燒企業迎來新一輪發展良機。日前,由中國固廢網研究院撰寫的最新版《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政策與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爐。報告基于對市場、企業實際調研,對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產業的政策標準、發展現狀、市場格局、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專業的深度分析。

兩大產業市場格局

1.商業模式清晰:BOT模式成為主流報告稱,基于資產的角度,目前垃圾焚燒處理處置市場的商業模式選擇可以分為“輕資產”和“重資產”兩個方向。“輕資產”模式以EPC、設計、咨詢、運營等不參與投資的環境服務為主,“重資產”則更多地以投資帶動其業績增長,典型地商業模式有BOT/TOT、BT、收購兼并等。

對于目前中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而言,以BOT/TOT為代表的“重資產”模式已經成為主流商業模式,且應用成熟。根據統計數據顯示,9家企業2013年全年所簽約的項目中,僅1個為BOO模式,其余項目均為BOT模式。此外,也有一些企業選擇介于“輕資產”與“重資產”之間的發展方向。

2.市場集中度較高:六家企業占據超一半市場份額據報告估計,目前垃圾焚燒領域投資運營企業數量不足100家,規模排名前六的企業的市場總占有率已近52%,即占有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規模排名前三的企業的市場總占有率39%,即占有近五分之二的市場份額。杭州錦江,作為規模上的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達到15.38%.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三季度末,調研統計的十二家企業共擁有的垃圾處理處置項目(含運營、在建及擬建)總量為226座,項目總能力25.05萬噸/日,已投入運營項目數量111座,已投入運營能力1.31萬噸/日。

從數據上來看,五家企業總規模在2萬噸以上。日處理項目數量達到4萬噸以上的,僅有杭州錦江,其項目數量也相對較多,達到了40個。日處理規模在2萬噸以上的企業有四個,分別是中國環境保護、綠色動力、上海環境、光大國際。

產業發展五大趨勢中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相對較成熟的市場環境,商業模式已較成熟,收費及補貼機制在不斷完善,競爭主體已經具有較強的技術儲備、較高水平的運營管理能力等。從產業發展方向來看,將有以下五大趨勢。

1.未來兩年垃圾焚燒能力需增長1倍根據“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根據本報告測算,“十二五”期間,將新增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22.3萬噸,若按單場日處理規模1000噸計算,也需要新增設施數量223座。

2.新型城鎮化推動垃圾處理設施向中小城鎮覆蓋綜觀國家整體政策走向,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新農村建設是未來十年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大戰略。在此背景下,中小城鎮、新農村環境治理將成為環境產業的新興服務領域,垃圾處理設施將向中小城鎮進一步覆蓋。

3.排放標準提高、監管趨嚴,推動服務成本提升雖然目前國內部分城市新建焚燒廠已執行歐盟標準,但是與國際標準相比,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未來,標準的提升、監管趨嚴,將是國家規模垃圾焚燒的主要途徑。而標準的提升、監管的趨嚴,將推動垃圾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提升垃圾運營企業的運營成本。

4.產業并購/整合進一步深化目前中國垃圾焚燒產業已進入了大規模重組的時代。從國際上發達國家垃圾焚燒產業發展歷程看來,垃圾焚燒從初期到競爭,最后到市場生存的探索,最后到大型規模化重組,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另外,目前的中國經濟轉型也將對垃圾焚燒行業的市場競爭環境將產生深刻影響,混合經濟體或許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產業并購/整合將進一步加劇。

5.綜合化、規?;⑹袌龌瘜⑹钱a業發展必然方向在目前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及發展環境產業大背景下,發展環境服務業已經成為推動環境產業發展的主線,產業在不斷深入轉型與升級。綜合化、規模化、專業化成為必然方向。對于垃圾焚燒處理領域的企業而言,不同類型的企業,發展的方向又不同。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