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浙江引進醫療機器人 手術更加精確

時間:2014-03-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手術臺前的機器人,并不是大家在科幻片中看到的大腦袋、兩條胳膊兩條腿的模擬人類外形的機器人,而是一臺擁有多個手術臂的機器。這個機器腦袋是一個顯示器,醫生通過顯示器可以看到患者身體內的構造,構造呈三維立體型。

機器人給你做手術,這個場景你有想過嗎?不用多想,今年浙江省有望引進兩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設備,讓機器人給你做手術。

浙江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洪德飛教授和泌尿外科主任張大宏教授于3月18日獲得了省首批達芬奇外科機器人手術主刀上崗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浙江省居民就能體驗到機器人手術帶來的改變。

醫患相隔萬里也能進行手術

機器人手術到底是什么樣?洪德飛醫生拿出了一張他在香港中文大學培訓時候的照片,畫面中的他,坐在一個操作臺前,而模擬的患者,躺在一米開外的手術臺上。

“一米距離并不算遠,未來隨著機器人手術的推廣,我們可以給全省各地的患者乃至國外的患者,都可以動手術。”洪醫生說,所謂機器人手術,就是醫生通過一個操作臺上的按鍵,控制機器人,給躺在手術臺上的患者動手術,而兩者的連接線就是光纜,只要網絡通暢,完全可以實現萬里之外的手術操作。

手術臺前的機器人,并不是大家在科幻片中看到的大腦袋、兩條胳膊兩條腿的模擬人類外形的機器人,而是一臺擁有多個手術臂的機器。這個機器腦袋是一個顯示器,醫生通過顯示器可以看到患者身體內的構造,構造呈三維立體型。

“傳統的腹腔鏡手術是二維的畫面,需要外科醫生有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和培養長期的適應能力。這個機器人手術的顯示器,不但三維顯示,放大倍數更達到了10至15倍。”洪教授說,傳統的腹腔鏡只能放大5倍左右,立體的畫面以及高度放大的倍數,使得操作機器人動手術的醫生,可以看得更精確。

另外,機器人的手臂不只有兩條,可以根據患者手術的不同種類和手術的復雜性,隨時增加,基本上一些復雜的手術,四條手臂可以完成。而且這些手臂和外科醫生目前的腹腔鏡操控相比,最明顯的優勢是可以7個自由度540度的旋轉,這使得許多原本無法探及的區域,都能夠到達。

機器人手術歐美已廣泛推廣

當機械化之后,人工就被取代,機器人手術的出現,是否意味著醫生也會被替代?

“恰恰相反,機器人手術對醫生的要求非常高,因為機器人僅僅是延伸和增加了外科醫師的手臂,操作外科機器人的仍是主刀醫師,手術策略和路徑需要主刀醫師設計,每個動作的操作都需要主刀醫師通過指令完成。”洪教授說,浙江省目前只有他和張大宏主任兩位具備上崗證。

洪教授介紹,機器人手術的出現,對于外科發展來說,是質的飛躍,是第三次技術革命。從18世紀80年代的開腹手術,到1987年開始的腹腔鏡手術,再到1993年的世界首例機器人手術,外科手術發展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變革。

2000年美國通過認證,正式推廣機器人手術,逐漸在歐美被推廣。截至2013年3月31日,全球共裝機達芬奇機器人2710臺,目前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廣泛應用于前列腺癌根治、肝膽胰腫瘤根治和冠心病冠脈搭橋手術等。

“目前,我們醫院也已經經衛計委批準購買達芬奇機器人,有望成為浙江省首個擁有達芬奇機器人的醫院之一。”洪教授說,這意味著,只要達芬奇機器人來到浙江省,復雜肝膽胰疾病或者復雜泌尿外科疾病需要外科手術的患者,都可以多一個手術方式的選擇。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