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五年后,國家電網終于在全國兩會期間松口全面放開,允許社會資本與國網競爭,投資建設充換電設施。
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市場推廣產品是個很大的利好,更多資金和競爭者進入,充電設施建設和充電服務會有所改善。充電設施建設投資巨大,即使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這樣的巨頭聯合,進行更大范圍的建設也力不從心。因為投資充電站短期內難以獲得收益,可以預見資本不會短期內大量涌入,但很多投資者長期看好這個領域。
大多數投資者和新能源車企選擇觀望,至少有三個待解問題讓他們打消投資念頭:充換電站的運營模式不清晰;各地的充電設備與當地車企掛鉤,不能通用;前期投資巨大,看不到盈利時間點。
不過這項新規定,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市場化提供了更廣的空間,在家用充電領域可以大范圍推行。比亞迪、啟辰等車企內部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都在積極推廣家用充電設施,短期內這是最有效的模式。
再不放開就晚了
國家電網宣布放開充換電設施建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從2009年開始,國家電網已經投入五年,虧損越來越大,大部分充電站甚至沒有真正運營過;二是響應國家對壟斷行業的改革,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
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規劃,國網面臨巨大的任務壓力。按照此前國家新能源汽車規劃,充換電站建設任務是:2011-2015年,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達到4000座,同步大力推廣建設充電樁;2016-2020年,國網建設充電站目標高達10000座,建成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但截至2013年底,國網已建成的充換電站為400座,交流充電樁1.9萬臺,離2015年目標非常遙遠。
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很低,巨大的投資短期內難以獲得回報。201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76萬輛,反過來,充換電站建設進展緩慢,沒地方充電又導致了新能源汽車賣不出去。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早就應該全面放開,某種意義上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過慢還是機制問題,電網壟斷充換電設施建設,不但自身負擔沉重,建設模式上又沒有活力。
以美國為例,2013年公共充電樁激增了30%,其中增加的部分主要來自社會資本,零售店、百貨店、酒店等都投資建設充電樁。當年,美國充電式混合動力車與純電動車銷量達到了9.6萬輛。
比亞迪在其IT業務板塊中有生產充電設備的工廠,能提供直流電和交流電充電設備,不過,因為充電站投資巨大,短期內并不打算進入該領域,此前其也只是為南方電網供應充電樁和充電柜。比亞迪未來可能會為社會資本提供充電站運營、充電設備與停車場結合運營的商業模式。
上述上海充電設備提供商已經在多個城市提供了充電樁和充電柜,一個充電站包括基礎設施成本、配電設施成本、運營成本三大塊,投資高達500萬元。就像整車企業沒有實力建立直營網絡,銷售要依靠經銷商一樣,充電站建設也一樣。
短期家用充電過渡
車企因為充電設施的不完善,在技術上更傾向于縮短家庭充電時間,減少對公共充電站的依賴。家庭式充電目前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和手機充電差不多,直接插上家用電源就可以充,只是時間長一點。
不久前,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和北京電力公司達成協議,電力公司在未來的充電設施安裝方面特別支持北汽,為擁有私人車庫的E150EV車主建充電樁。比亞迪在深圳、啟辰在廣州、榮威在上海等也受到類似的待遇。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被電網壟斷期間,非本土汽車品牌,即使車主買了新能源汽車,要在私人車庫裝充電樁,也要經過當地電力公司的批準等重重關卡,過程并不容易。
2013年,國網調整充換電設備建設的思路,提出“主導快充、兼顧慢充、引導換電、經濟實用”,首次提出只抓住快充業務,家用慢充悄然放開。
買了純電動汽車或者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充電狀況很快改變,現在很多地方只要和小區物業談好,接上電表就可以充電。
因為充電慢,家用充電最適合電池容量小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比亞迪秦的電池容量為13度,裝上功率為7千瓦的壁掛式充電器,用家用220V電源充電充滿也只要2小時。
但如果要使用家用充電設備為純電動汽車充電,車主就需要好好計算一下時間了。比如特斯拉電池容量高達85KWh,需要40小時才能充滿;比亞迪E6也要10小時;榮威E50和北汽E150EV都要6-8小時。
在公共充電設施無法達到像加油站一樣密集前,純電動汽車市場化只有不顧充電時間過長的缺點進行推廣。啟辰E30采用慢充充滿電需要8小時,不過啟辰正準備聯合充電設備企業,在上海、北京等地推廣家用充電計劃。
類似加油站的盈利模式
目前充換電設施建設有三種模式:一是購買了純電動汽車的出租車、公交車公司利用車企提供充電設備,在自有場地上集中安裝;二是南方電網、國家電網牽頭建設;三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車主在車庫里裝充電樁或充電柜。
其中,公用充換電站建設的主導者為電網,電網各地的電力公司又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才能獲得土地規劃等。“所以充電站建設一般由三個方面完成,分別是電網、地方政府和當地企業。
比如啟辰參與在廣州建設的充電站,由廣州市交通部門協調廣州電力公司和東風日產:啟辰選定的充電樁供應商提供快充直流充電樁,廣州電力公司提供的是交流電充電樁。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是,這批充電站的直流快充樁只適合啟辰E30或啟辰品牌的其他電動車充電。
車企提供的充電樁只匹配該品牌車型的問題確實存在,在深圳、北京、上海、大連等等地方的快充充電樁都有類似問題。
北京計劃在2014年內將完成1000個公用充電樁建設。據北京市科委新材料與新能源處處長許心超稱,快充電樁功率為37.5千瓦。不過,它與市場上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快充充電功率不符。比如特斯拉從2012年9月起,就從90Kwh的充電功率開始升級,計劃未來達到120Kwh;比亞迪E6充電技術的快充功率為40Kwh。
盡管有些充電樁的充電快慢可以調節,但調節幅度受限,而且參與充電站建設企業往往出于市場保護而不愿共享。這實際上涉及到另一個層面的保護主義,如果有其他品牌電動車要使用該充電樁或充電柜,首先要包括當地政府和車企在內的投資者點頭。
上述充換電設備供應商內部人士認為,即使放開社會資本進入投資巨大的充電站建設領域,仍然可能像建加油站一樣需要多個部門嚴格審批。不過只要有盈利模式,長期看也會像加油站一樣形成密集網絡。因為電價也由國家發改委來定,未來充電站也可能和加油站一樣半市場化運營。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