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順德3家工業機器人公司中,利迅達在當下名氣最大,曾在北京舉辦的工業機器人展覽上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贊賞。其位于順德陳村廣隆工業區的工廠,也頻頻受到省市官員的關顧。
這樣一家工業機器人廠商,實際上從不銹鋼產業跨界而來的。2008年底,正值全球金融危機,歐洲一些經營吃力的企業開始出售資產和技術。面對低估值的資產和技術,利迅達董事長霍錦添飛赴歐洲,和意大利INTEC機器人系統達成了戰略合作。2009年初,意大利INTEC公司的技術人員便來到順德陳村廣隆工業區利迅達工廠進行技術指導。
早利迅達一年進入工業機器人制造的順德區嘉騰電子有限公司也是來自傳統產業。嘉騰電子董事長陳友介紹,嘉騰電子此前只是一家普通模具廠,規模不大,主要生產手機配件。6年來,嘉騰電子已經研發出了多款搬運機器人,負重500公斤到5噸不等。如今的嘉騰早已不再接模具訂單,一心研發生產搬運機器人。
從傳統行業孕育而出的佛山工業機器人產業,如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最開始也遭遇了困難。霍錦添對此體會深刻,在接受采訪時他感慨:“高科技是一個燒錢的東西。”盡管新公司只有36個員工,規模不算大,但一個月的工資支出就超過40萬元。在沒有銷售之前,各種前期的研發投入只能依靠母公司的投入。僅成立第一年,母公司就投入了超千萬資金,后來還不斷追加。“如果沒有母公司不斷投錢,恐怕這個企業早就死掉了。”
從2009年初到2011年3月份將水槽工業機器人交付給廣東櫻奧廚具有限公司時,利迅達在長達2年的時間里,只有投入沒有產出。霍錦添只能將不銹鋼的盈利往機器人里面砸,每年數千萬。掌握著先進技術的秦磊研發噴釉機器人,也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2011年底,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對外宣布,3年時間里,富士康要生產出100萬臺工業機器人。富士康的這一舉動攪熱了整個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
2012年,在金融危機時開始工業機器人研發的鼎峰,下半年,秦磊領銜的新鵬工業機器人公司也宣告成立,與此同時位于瀚天科技城的艾樂博機器人就在這一年的春天由年輕的農百樂創立。
到了2012年,在金融危機前后挺進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走上正軌。2012年,嘉騰電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近億元,成為佛山工業機器人企業中銷售額最大的企業之一。利迅達機器人在前一年底完成了全球首個機器人系統水槽拋光生產線,并將產品線延伸至汽車、家電制冷等行業。
佛山在珠三角落后了
廣州有大量汽車企業,深圳技術和人才優勢突出,東莞也有臺灣技術支持
當工業機器人廠商在佛山蓬勃發展時,他們的產品逐漸進入佛山的工廠里,并在一步步改造著佛山制造。2011年底,利迅達的拋光打磨工業機器人就進入了順德杏壇廣東櫻奧廚具有限公司。隨后,利迅達的產品還進入美的、美芝、歐珀手機等工廠里。艾樂博的沖壓工業機器人進入入順德杏壇捷威國際的生產線上。
秦磊說,一地的工業機器人與當地的產業結構關聯度較高。因此,佛山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大多與佛山的陶瓷、五金、不銹鋼、家具家電等傳統產業密切關聯。在利迅達董事長霍錦添看來,整個珠三角的工業機器人發展水平大大落后于長三角。而佛山在整個珠三角中又屬于發展水平落后的角色。“汽車產業是工業機器人的母體,廣州集聚了眾多的日系車廠商,佛山完全無法跟廣州相比。”霍錦添說道。深圳則憑借其發達的人才儲備、先進的技術以及國際巨頭的搶灘登陸,在廣東省內的工業機器人制造領域也遙遙領先。
“東莞的工業機器人也比佛山強很多。”艾樂博工業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農百樂說道。在農百樂看來,東莞的外向型經濟使得國際先進技術迅速進入東莞,目前東莞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臺灣技術的支持。而佛山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城市,而且產業主體都是傳統型產業,比如五金、陶瓷、鋁材等,企業形態也多以中小企業為主,這樣的產業形態使得佛山對工業機器人發展反應遲鈍。秦磊也表示,東莞塘廈、黃江一帶得益于跟深圳相接,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得來自深圳的工業機器人方面的人才。
鼎峰機器人相關負責人也曾面向媒體表示,在鼎峰的工業機器人銷售中,順德本地企業所占比例并不大,在他看來,這與順德老板保守的思維意識有關。在應用工業機器人的順德企業中,主要是美的這樣的大企業。美的曾向其購買了100多臺大型機器人,用于制冷生產線。農百樂也介紹道,艾樂博的工業機器人的主要銷售客戶不是在佛山,而是東莞、中山。
秦磊在成立工業機器人公司時跟眾多佛山本土企業家接觸時就發現,佛山本土企業家特別重視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回報。“如果你第一年沒有掙錢,佛山的老板還能等一下,第二年不掙錢,他就有些著急了,第三年還不掙錢,他就真的坐不住了。”但實際上,工業機器人的初期往往需要投入大筆資金。
此外,在秦磊看來,佛山的老板對工業機器人研發團隊的看法也有問題。不少老板們認為,做工業機器人一個工業只需要一兩個帶頭的,年薪給個30萬,其余就找一般水平的,年薪六七萬就行。這是不清楚工業機器人的研發是整個團隊研發。另一方面,要在佛山組建一個工業機器人研發團隊,很不容易。“佛山的人才政策吸引力還不夠,在廣州可以很快就組建一個研發團隊,佛山卻不行。”在秦磊看來,安徽的蕪湖對工業機器人人才的吸引力都比佛山要好。
工業機器人
1959年,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在美國誕生。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人,它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
工業機器人,大多數只有一根手臂,沒有頭,沒有身體構造,沒有腿和腳。也沒有觸覺和視覺,沒有理解判斷的能力,邏輯分析功能也很弱。主要是替代勞動,更像一個機器,不過其可以完成比機械設備更復雜的操作。
身手
一套噴釉工業機器人=8個噴釉工人
工業機器人:
工作9小時,工業機器人可完成500個馬桶的噴釉工作
噴釉工人:
工作9小時,一個工人可完成60-70個馬桶的噴釉工作
身價
噴釉工業機器人
1個搬運機器人,4個噴釉機器人及其配套系統:450萬元
金屬拋光打磨
1個拋光打磨機器人及配套系統:50萬-60萬元
上下料搬運機器人
1個搬運機器人及配套:8萬-10萬元
一汽大眾:激光焊接機器人
1個工業機器人及其他機械設備:2000萬-3000萬元
上崗
佛山工業機器人分布在沖壓、拋光打磨、噴釉、搬運、焊接、制冷等行業。
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焊裝車間總共有842臺機器人。
法恩潔具:噴釉、成型工序使用工業機器人。
廣東櫻奧廚具有限公司:水槽拋光打磨工序。
美的:計劃在未來3年啟用10000臺機器人。
2014年,工業機器人元年?
截至2013年底,佛山的工業機器人的公司數量也不超過20家。除了利迅達、嘉騰等少數幾家公司外,大部分工業機器人公司都是中小企業,他們正在努力地發展,等待著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爆發。
據工業機器人一行業組織統計,截至2012年底,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為101756臺,約占全球機器人保有量的8%,年度新增20902臺,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過去5年,國內機器人銷量復合增長率達到25%,而同期世界機器人市場銷量復合增長率僅為9%。
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機構高工產研最新發布的新興產業投資策略表示,鑒于2013年跨國公司開始加速布局中國機器人產業以及國內工業機器人巨大的市場空間,該機構認為,2014年將是工業機器人元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秦磊對2014年工業機器人產業爆發下的公司發展充滿期待。他說,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佛山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農百樂也認為,今年佛山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將獲得突飛猛進的增長。他的理由是,一汽大眾進入佛山,對工業機器人的生產有著巨大的需求。據了解,一汽大眾工廠里的工業機器人覆蓋率達到了80%。隨著一汽大眾的運營,德國庫卡等國際工業機器人巨頭會進駐佛山。與此同時,給一汽大眾配套的眾多汽車零部件廠商,則為佛山眾多中小型工業機器人廠商帶來了機遇。
霍錦添已經開始在尋覓合適的接班人,將年產值30多億的不銹鋼業務交由接班人,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業機器人這一業務上。在最近多個場合,霍錦添對外表示,該公司近期的奮斗目標是,爭取在幾年內讓利迅達成為中國機器人系統集成生產商的前三名。
佛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2013年佛山市重大科技項目海內外招標中,5個招標類別中,就有一個是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以及裝備產業化。最終,廣東順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貫流風扇葉超聲波焊接機器人研發及柔性生產線示范,獲得市政府800萬的科技資金補貼。未來,佛山或會對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給予更加有力的扶持。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