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開始第二輪征尋貧困國家削減碳排放項目,以使這些項目從其1000萬歐元(1377萬美元)的基金中獲取資助,幫助項目開始生產碳信用額。
德國環境部的碳市場計劃未來基金會將購買并注銷來自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發放的信用額,力圖支持減排項目努力從私營部門爭取投資。
國有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高級項目經理兼基金會顧問Nils Medenbach周二通過電子郵件表示,“基金會認為,市場機制是當前和未來國際減排努力的一個重要支柱。”
CDM是由京都議定書確立,已經通過允許投資者獲取信用額將超過3150億美元引入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項目,投資者可以將信用額出售到海外來幫助購買國完成排放目標。
但在該計劃下的投資已經開始枯竭,這是由于各國爭論如何在聯合國全球性氣候變化協議框架下設置新的排放目標。信用額的價格已經從5年前的20歐元跌到了不到30歐分,使得很多項目無利可圖。
Medenbach表示,基金會預計每年支持2-3個項目,每個項目最多投資200萬歐元——盡管項目的申請人要求的實際資金通常達不到這個數額。
基金會是針對將幾個小的減排項目結合起來的項目,這些項目可能包括分配節能燈泡或清潔能源爐灶到農戶的倡議行動。
Medenbach稱,在某些情況下,基金會也將考慮為聯合國進程外的已開發的項目提供資金,“如果他們強勢整合進了東道國的氣候政策宏偉目標中。”
第一輪項目征尋是去年開展,但Medenbach沒有透露有多少項目成功申請。
第二輪項目征尋將在4月15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