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電力應用規模擴大 三大難題待解

時間:2014-0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規劃布局,我國規劃在內蒙古、甘肅、河北、吉林、新疆、江蘇等省區建設八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這些風電基地所在地區大多負荷較低,電網規模小,無法就地消納,需要依托更高電壓等級、大規模遠距離輸送,這就要求配套建設輸變電設施,投資非常巨大。

新能源隨機性強網難度大

首先,由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呈現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與水電、火電等常規電源相比,目前還沒有辦法像常規電源一樣對其進行計劃安排和控制,大規模接入電網可能會產生諧波、逆流、網壓過高等問題,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電網調峰調頻壓力增大、電壓控制難度提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風險增加等。近期,甘肅酒泉、甘肅瓜州與河北張家口等地接連發生風電機組脫網事故。如2011年2月,發生在酒泉的一起“脫網”事故,導致附近16個風電場的598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出力84萬千瓦,占事故前酒泉地區風電出力的54.4%。

其次,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規劃布局,我國規劃在內蒙古、甘肅、河北、吉林、新疆、江蘇等省區建設八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這些風電基地所在地區大多負荷較低,電網規模小,無法就地消納,需要依托更高電壓等級、大規模遠距離輸送,這就要求配套建設輸變電設施,投資非常巨大。

新能源發電成本高短期經濟效益差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和用戶天然具有選擇低價能源的傾向,如果具有綠色、低碳、無污染等環保優勢的新能源成本能降到和傳統能源不相上下,必將推動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對其的重視程度,在電網建設、補貼政策、上網電價的實際落實上會有很大進步,并網難問題也將逐步解決。

盡管與前幾年相比,我國新能源成本已經大幅下降,然而在不考慮常規能源外部環境成本的情況下,除太陽能熱水器外,絕大多數新能源電力成本仍然大大高于常規電力,缺乏市場競爭優勢,如果國家不出臺強有力的支持政策,新能源市場很難迅速擴大。

國家政策尚缺操作性能源拓展難度大

自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并實施《節能發電調度辦法》,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但是,相關部門并未制定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和優先調度管理辦法,以及可再生能源優先調度監管辦法。長期以來,發電調度實施行政計劃管理模式,缺乏一定靈活性。

盡管之后國務院、國家部委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但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完整的政策體系仍未形成。這些問題包括,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在多次征求意見后,仍未出臺;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規定,電網對可再生能源電力實施全額保障性收購,但實際上缺乏可操作性。

同時,國家尚未建立調峰、調頻和備用輔助服務補償管理辦法,傳統電源缺乏為可再生能源電力調峰的積極性,兩者間的利益協調機制并未建立。現行電力管理體制不適應可再生能源發展,電網企業仍有顧慮。

綜上所述,這些都是中國新能源電力應用主要制約因素。工控中國認為,解決以上三大問題,將是未來新能源建設核心目標之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