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布的中經電力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經初步季節調整,三季度,電力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114.2億元,同比增長51.7%,銷售利潤率比全部工業5.5%的平均水平高2.2個百分點,全行業盈利狀況正處于持續改善之中。
自去年以來,電力行業逐步擺脫了過去全面虧損的困境,行業利潤總額持續增加,銷售利潤率穩步增長。電力行業的盈利狀況為何出現“過山車”般的變化?電力行業未來的盈利點到底在哪里?
盈利主要來自火電板塊
在電量增長和煤價下跌的雙重利好下,火電企業毛利率明顯提升,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電力行業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三季度,中經電力產業景氣指數為99.9點,較上季度上升0.3點,這是電力行業景氣指數連續第四個季度保持上升態勢。
從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看,1至9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主營業務收入達40504.9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較上半年加快1.6個百分點。其中主營活動利潤2394.3億元,同比增長73.7%。盡管同比增速較上半年下滑18.1個百分點,但增速仍處于較高水平。
電力環保公用事業研究員彭全剛分析認為,電力行業經營狀況的持續改善,雖然與同比基數相對較低有一定關系,但更主要的是受宏觀經濟走勢影響。
三季度,宏觀經濟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GDP增速提升至7.8%,同比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宏觀經濟的回升,帶動了全社會用電量的快速增長。今年前9個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94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同比增速較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加快2.9個百分點。
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持續加快,為電力行業盈利狀況的改善奠定了基礎。當然,火電板塊也為電力行業盈利狀況的持續改善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去年以來,煤炭產業結束了“黃金十年”發展期,煤炭價格“跌跌不休”。截至三季度末,煤炭價格下滑態勢仍在持續。9月底,秦皇島5500大卡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降至520元/噸,較7月初下降65元/噸。
煤炭價格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使火力發電盈利成為可能。三季度,受全國性高溫天氣導致用電需求增加,以及部分地區旱情加劇的影響,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速呈現攀升勢頭,火力發電利用小時數同比增加77小時,發電量同比增長15%。
“在電量和煤價的雙重利好下,火電企業毛利率明顯提升,盈利實現大幅增長。”彭全剛說。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共有47家電企發布了三季度報。其中,有8家公司虧損,其余39家公司全部實現盈利,而虧損的8家公司則以熱電和水電類公司為主。
資產收益率明顯偏低
今年前9個月,五大發電集團實現利潤500多億元,與3.5萬億元的總資產規模相比,資產收益率明顯處于偏低的水平。
今年以來,電力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保持持續加快態勢。電力行業利潤的飆升,引發了各界的關注。有觀點認為,當前電力利潤主要來自于煤價持續下跌騰出的盈利空間,應開啟煤電聯動,相應下調電價。
而在電力企業看來,盡管行業經濟形勢有所起色,但目前的盈利狀態仍然處于較低水平,況且煤電聯動的時機其實并未到來。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在接受采訪時分析說,根據中電聯調研匯總數據,今年前9個月,五大發電集團實現利潤500多億元,盈利狀況看似樂觀,但如果與3.5萬億元的總資產規模相比較,資產收益率明顯處于偏低的水平。而且,在五大集團中,目前仍然有125個火電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虧損面達到26.4%。而如果擴大到全行業其他火電企業,行業虧損面有可能更大。
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認為,當前電力行業的營業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快速增長,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前些年全行業持續虧損的一種回補,電力行業作為基礎性的能源行業,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前發展的過程中,不可能長期“一虧再虧”。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盡管電力行業利潤增速保持較高水平,但盈利能力較為單一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邱希哲表示,此輪電力行業的利潤回升,并非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帶來的積極效應,而是主要依賴于煤炭價格的持續下滑。因此,當前電力行業的盈利水平能否保持可持續性仍然有待進一步觀察。
有關專家甚至直言,一旦煤電聯動窗口開啟,或者煤炭價格出現報復性反彈,電力行業將重返虧損局面。
上述專家的觀點并非毫無根據。2011年,煤炭產業迎來黃金十年的“最后一波行情”,煤炭價格一路飆升,火電企業較上年增虧60%,導致電力行業全行業虧損。而到了去年,在煤炭價格“跌跌不休”背景下,電力行業才迎來了業績增長的春天。
避免利潤大起大落
當前,電力企業仍然應該把增加效益和實現利潤穩定增長作為重要任務,行業盈利能力不強、盈利模式相對單一的問題有待解決。
煤價上漲,電力企業便出現虧損;煤價下滑,電力企業日子就好過。這似乎已經成為煤電關系的常態,也導致電力行業利潤存在大起大落的問題。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劉順達曾經撰文指出,今年以來,中國五大發電集團利潤就像坐上“過山車”,一下子增長了2.7倍,前8個月,五大發電集團利潤總額為490.4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131.4億元。
電力行業遭遇盈利狀況大起大落,雖然與煤電聯動等政策性因素有關,但也深刻地反映出了當前全行業盈利能力不強、盈利模式相對單一的局面。
邱希哲分析說,對于電力行業而言,把盈利目標的實現寄望于煤炭價格波動顯然不現實。從行業發展的實際看,電力行業依托投資增長和規模擴張來實現利潤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電力企業應注重整頓內部業務,優化公司業務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歐陽昌裕表示,五大發電企業的盈利狀況看似有所好轉,但由于火電企業較長時間保持虧損,煤電聯動存在較多歷史欠賬,企業負債率仍然較高,資產收益率也處于較低水平。在此情況下,電力企業仍然應該把增加效益和實現利潤穩定增長作為重要任務,努力避免出現利潤大起大落。
有關專家指出,電力企業要更加重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有重點、有步驟、實事求是地加快發展新能源的步伐,特別是根據國家財政補貼的力度和整個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更加重視分布式能源的發展,使新能源成為電力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
歐陽昌裕建議,當前,電力行業投資增長明顯加快,要科學引導電力行業投資,使投資方向從簡單的擴產能轉向優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