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容器,又名電化學電容器,雙電層電容器、黃金電容、法拉電容,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通過極化電解質來儲能的一種電化學元件。它不同于傳統的化學電源,是一種介于傳統電容器與電池之間、具有特殊性能的電源,主要依靠雙電層和氧化還原假電容電荷儲存電能。
但在其儲能的過程并不發生化學反應,這種儲能過程是可逆的,也正因為此超級電容器可以反復充放電數十萬次。其基本原理和其它種類的雙電層電容器一樣,都是利用活性炭多孔電極和電解質組成的雙電層結構獲得超大的容量。
不過,盡管超級電容器的制作成本每年都在以低于10%的比例減少,但這項技術依然不能在運輸行業和自然能源采集方面擴大生產規模。相比電池領域,超級電容器的技術過于落后,想要縮小兩者在研發方面的差距,首要任務應解決如下問題:
增加超級電容器生產廠商數量,通過市場競爭的手段刺激相關技術的研發;
擴大高比功率超級電容器的生產規模,實現突破百萬件的年生產量;
將超級電容器當前的制造成本降低50%;
擬定一個超級電容器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針對更高效電極材料的探索。
要達到上述目標需要廠商對超級電容器市場有一個逐年上升的投資力度,主要用于在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兩方面。與此同時,政府擴大資金和技術支持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超級電容器的主要研究國為中、日、韓、法、德、加、美。從制造規模和技術水平來看,亞洲暫時領先。
基于當前中國消費電子近些年來的驚人增長表現,預計幾年內中國紐扣型超級電容器有望保持30%以上的平均增長率,卷繞型和大型超級電容器則有可能保持50%以上的平均增長率。2013年我國超級電容器的整體產業規模有望達到79億元。
9月12日,從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傳來消息,其旗下寧波南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功率超級電容單體(7500F)成功實現了批量生產,首批5000只7500F超級電容產品已交付用戶。
何為超級電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南車株機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友梅介紹,通俗地講就是第三代儲能裝置,第一代為機械式儲能,如飛輪、發條等;第二代為化學式儲能,如鉛酸蓄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等;而第三代就是以超級電容為代表的物理式儲能裝置。
“充電次數10000次以內、充電時間長達數小時、存在爆炸與污染環境的風險”VS“100萬次、數十秒、無污染以及爆炸風險”。中國南車株機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監、寧波超級電容研究所所長阮殿波用一組對比形象地展示了超級電容較之傳統化學能電池的優勢。據阮殿波透露,其可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軌道交通、城市公交系統、國防與航天、起重機械勢能回收、發電與智能電網等領域。
現階段國家政策導向仍然是推動超級電容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新能源汽車、風電、軌道交通、電力、軍工等領域市場,政策的推動將成為超級電容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據有關資料統預測,2013中國超級電容器市場規模預計約為19.2億元人民幣,2016年則將增至33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