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內機器人市場的火爆,國外機器人企業也開始紛紛入駐國內,國內大大小小的機器人企業、產業園區也開始像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對未來離開生產崗位的幾萬名工人進行再培訓。伴隨著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幾年,將有大量產業工人被替換下來。而采訪中,一些企業也開始為員工的未來做打算。
在這些技術狂人的話語里,一個無比龐大的市場越來越清晰地展現了出來。而現在,無論從場地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已經完全滿足不了他們的生產需求,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加緊擴張的步伐。
在傳統機床幾乎沒有利潤的情況下,帶有機器人系統的機床卻銷售火爆。雖然機器人系統價值在100萬左右,但它能節省4名熟練工人,按每天兩個班計算,2年里就能收回投資。同時產品質量、廢品率也比人工好很多。在沈陽第一機床廠,副總經理姜慶凱正緊張的看著機器人機床的調試。記者看到,這樣一臺機器人管理了5臺機床,只見機械手抓起一個毛坯,把它按順序放到一個個的車床里加工,不一會,一個產品就被生產出來。
特別是在經濟如此低迷的情況下,機器人機床是逆勢上揚,訂單也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很多競爭對手都在做這方面的投入和研發。在沈陽新松,記者看到車間里滿滿當當的都是給煙草企業、給能源企業、給汽車企業研發的各種不同的機器人。面前,管理機床的機器人,是由國內最大的機器人企業沈陽新松和沈陽第一機床廠聯合研發的。在董事長曲道奎的眼中,推動各行各業的制造模式革命,已經成了他們忙不完的事,而在一場會議上,記者也感受到了他們眼中的世界。
在會上,他們各抒己見,討論著機器人的一些新的應用,例如在鍛造、鑄造、打磨、上下料、印刷電子裝配和電機電焊等領域都需要有機器人到數字化車間。還有一些特殊的領域,例如不適合工人操作的爆破行業等危險品生產領域。還有人議論到,國家新的規范里要求從6月1日開始,所有的藥品運送行業都必須采用自動化的設備。自動化的存儲和分揀,這個是貼合國家的要求。
機器人已經不再停留在電影的屏幕上,而是正在跑步進入我們的工業社會。它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越來越多的企業或者主動擁抱,或者被動接受機器人,這個時代已然來臨。工業機器人把人們從繁重甚至危險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使得工業生產變得更有效率,更加可控。事實上,它所改變的不僅僅是工業生產方式,它還將在未來引起一系列的社會進步,你我的生活方式也將隨之改變,而這一天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