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煤電之爭:煤電一體化的一次深度涉水

時間:2013-07-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煤炭產運銷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由于電力利潤大幅上升,綜合下來,收入和利潤仍然保持上升趨勢。 “煤電一體化對煤電雙方都有好處最顯著的就是提高了市場的抗風險能力。除此之外,運輸、資源規劃、產業布局等方面都有優勢,對于生產動力煤的煤炭企業來說優勢將更加明顯。

劉建中是原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簡稱山西煤銷)的董事長。今年5月25日,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際電力集團(簡稱山西國電)合并重組為晉能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晉能公司),劉建中成為晉能公司的董事長。

之后,劉建中將繼續負責煤炭產銷相關業務和新公司的業務拓展。

煤電之爭,困擾了煤電企業很多年。業內人士認為,晉能公司的成立,是煤電一體化的一次深度涉水。

關于煤電聯營,山西煤電企業早就開始了探索。

山西大同煤礦集團重組漳澤電力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山西分公司與中煤能源集團平朔公司攜手打造“太二模式”,山西西山煤電集團“迎娶”武鄉和信發電公司……但這些合作,通常是“大吃小”,或是煤炭企業作為主體建電廠,或是電力企業作為主體辦煤礦。

山西煤銷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像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這樣由煤電大集團合并重組,成立新的集煤炭、電力、新能源、煤炭物流于一體的綜合能源集團,在山西尚數首例。

40個煤礦和9個電廠打捆建設,生產出來的煤不用出門,就一路運到電廠,節省出來的運輸費用,是實打實的效益

早在2012年,政府就牽起了“紅線”,讓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相親”。

經歷了相互滲透、相互合作的“熱戀”期,晉能公司成功注冊。

關于煤電一體化,劉建中有自己的看法。

“真正的煤電一體化,并不是電力企業有幾個煤礦,煤炭企業有幾個電廠,而應是資產和運營的融合。”劉建中說。

政府牽起“紅線”后,劉建中開始同時擔任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的董事長、黨委書記。

這一年多的兼職,讓劉建中對煤的產運銷和電的產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對于之后的運作模式,劉建中說:“晉能公司內部各個企業獨立核算,但要有一套規則,能夠讓雙方實現利益最大化。煤和電的成本必須低于社會平均水平,這是一個標準。整合帶來的好處很多,雙方不必要的成本和開支將減少,綜合效益將提高。”

今年,晉能公司的經營目標是實現營業收入2289億元,其中山西煤銷2139億元,山西國電150億元;利稅149.25億元,其中山西煤銷140億元,山西國電9.25億元;利潤47.05億元,其中山西煤銷39.8億元,山西國電7.25億元。

今年一季度,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共實現營業收入515.3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山西煤銷同比增長6.4%,山西國電同比增長43.47%;共實現利潤6.27億元,其中山西煤銷同比下降71.3%,山西國電同比增長87.99%。

由此可見,煤電一體化的優勢初步顯現,在煤炭產運銷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由于電力利潤大幅上升,綜合下來,收入和利潤仍然保持上升趨勢。

劉建中說:“我們已經在產業布局上做了規劃,煤電一體化綜改標桿項目是我們當下重點建設的項目,其中主要是40個煤礦和9個電廠打捆項目,總投資約230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118億元,40個煤礦已全部辦理完相關行政審批和長期采礦證換領手續,進入開工建設階段;9個電廠部分路條已經取得,其他的很快會拿到。”

“將煤礦和電廠打捆建設,生產出來的煤不用出門,就一路運到電廠,節省出來的運輸費用,那可都是實打實的效益。”山西煤銷項目部的相關人員說。

山西煤銷項目部部長范家文說:“將煤礦和電廠搞成聯合體,將利益放到一起,最后算總利潤,再由公司返給煤礦和電廠,就不會出現一家暴利,另一家過不下去的情況了。”

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的合并不會是“獨一份兒”,山西還將有大的煤炭集團或電力集團加入到煤電一體化進程中。

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的合并不會是“獨一份兒”。

在今年4月20日發布的《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方案(2013年~2015年)》中,山西焦煤集團、山西大同煤礦集團、山西陽泉煤業集團、山西潞安集團、山西晉城煤業集團、山西煤銷、山西國際能源集團、山西省煤炭進出口集團等12家省屬重點企業將被作為試點,在企業股份制改造和資本證券化、企業資產重組和并購、創新企業投融資模式等8個方面展開機制創新。

而同期發布的《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3年行動計劃》中則要求,統籌煤炭和電力市場建設,推進煤電聯營,促進煤電一體化發展,鼓勵長期合同,創新交易方式,完善價格機制,構建和諧煤電關系,新增煤電一體化企業兩家到三家。

此后,山西還將有大的煤炭集團或電力集團加入到煤電一體化進程中。

有業內人士表示,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的此次合并是山西煤炭資源的“再整合”。

“煤電一體化對煤電雙方都有好處,最顯著的就是提高了市場的抗風險能力。除此之外,運輸、資源規劃、產業布局等方面都有優勢,對于生產動力煤的煤炭企業來說優勢將更加明顯。以最基礎的運輸為例,電廠和煤礦分開,為了那張鐵路批條,大家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如果是一個集團,完全可以在井口旁邊建電廠,直接在井下用皮帶運過去。”山西大同煤礦集團負責煤電項目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為什么煤炭企業更愿意

直接選擇與電力企業并購重組等方式來合作,而不是自己去建電廠?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火電項目審批流程繁雜,沒有項目儲備和專業人才,煤炭企業想拿到路條太難了。

山西煤銷一位負責項目審批工作的人士表示,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審批難,電廠的路條、土地審批等是最大的難題,這些審批不下來,貸款就辦不下來,后續資金很難到位。

選擇與山西國電合并是否也有這方面的考慮?這位人士表示,會有這方面的考慮,但不是主要原因。選擇與山西國電合并,是因為山西國電的優勢領域恰是山西煤銷的軟肋。

今后,晉能公司產業發展要以煤電和新能源為基礎,以貿易物流為支撐,適度多元、鏈式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建國曾表示,今后中國的能源肯定不能以煤炭為主,而要有各種新型能源、綠色能源,包括風電、潮汐發電、核電、太陽能、光能等。

“以后,晉能公司產業發展要以煤電和新能源為基礎,以貿易物流為支撐,適度多元、鏈式發展。既要做實一次能源,又要發展二次能源,突出能源主業優勢,實現黑色煤炭綠色發展、高碳能源低碳發展。”劉建中說。

電和新能源是山西國電擅長的領域。成立于1989年的山西國電同時占有發電和配電兩端市場,主要業務為發電、配電、燃氣、新能源等。其旗下的發電產業,涉及火力發電、水力發電、燃氣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

截至2012年底,山西國電運營和在建的發電裝機容量為412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為4630兆瓦,另有裝機容量1.12億兆瓦的項目正在建設中。以今年山西煤銷6000萬噸的煤炭產量計算,山西國電的裝機容量能消耗其中的1500萬噸左右。其配電產業,承擔著呂梁、臨汾、朔州3個市12個縣(區)的供配電任務,供電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

當被問及此前的業務規劃是否在地域上有一致性時,山西國電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企業布局并沒有太大的相似之處,僅有幾個項目離得比較近,要不然40個煤礦和9個電廠打捆項目也不會成為晉能公司的主要項目了。不過,由于山西煤銷的礦井大部分是新整合過來的,開工建設的并不多,這倒給之后的40個煤礦和9個電廠打捆項目留下了合作空間。

范家文說,山西煤銷已經將最初整合的448個礦井二次整合為165個礦井,在這次整合中已經考慮過礦井和電廠就近建設的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王家嶺煤—電—鋁—材循環經濟園區。

除煤電之外,晉能公司的另一個投資重點是燃氣板塊,其規劃投資額甚至超過了電力板塊,達到267億元。山西國電開工建設了橫穿河東煤田7個煤層氣區塊、總長度1500多公里的省級煤層氣主管網,并在太原高新區、太原汾東新區、定襄等10個縣(區)實現了城市燃氣通氣。

一個項目的推進中,總會有人看好,有人唱衰。現在說它的前景是好還是不好,都為時過早,它存在的價值,還需要等市場來檢驗

目前,晉能公司正在著手進行人員和機構梳理。在晉能公司的負責人看來,組織架構的變化是未來支持公司多元化的重要戰略。比如,分工變化更加適應戰略需要,突出公司的作用。

對于未來是以部門來劃分職能,還是以子公司的形式來劃分職能,晉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部門制、子公司制有各自的優勢,具體方案還在商討中,應該會針對具體情況,一部分業務選擇部門制,一部分業務選擇子公司制。這樣的優勢是,既能突出晉能公司的核心領導地位,將資源統一規劃并分配給各部門、子公司,又能給予各部門、子公司最大的運營權益。

對于晉能公司能否推進煤電和諧,劉建中雖然沒有說太多,但是言語間自信十足。“練練手、練練兵吧,我覺得沒問題。”劉建中說。

范家文表示,整合后的晉能公司具備了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多重優勢,從產業結構來說,煤炭生產、煤炭物流、電力生產、焦化、新能源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清晰可見。煤電和諧與否只不過是其內部的業務流程調控而已。

對于晉能公司的成立,山西煤銷和山西國電的員工很淡定。山西煤銷的一位員工說:“企業叫什么名字無所謂,重要的是,讓一線員工得到實惠。”

而對于晉能公司,質疑聲中最多的則是,對于長期頂牛的煤電雙方而言,要變成一家人絕非下一紙紅頭文件那么簡單。

有業內人士表示,煤電就算是一家,內部分配不均衡,也會成為將來限制企業發展、和諧的因素。多元化發展,一旦在項目選擇上有問題,就會成為企業的負擔,同時拖累兩邊。

對此,晉能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一個項目的推進中,總會有人看好,有人唱衰。現在說它的前景是好還是不好,都為時過早,它存在的價值,還需要等市場來檢驗。”

相關鏈接

1.我國煤電聯營模式

目前,我國煤電聯營主要有神華模式——煤炭企業控股和建設電廠,山西焦煤模式——煤炭企業興建電廠,魯能模式——電力企業興辦煤礦,伊敏模式——煤電合一、統一經營、電力集團集中控股,淮南模式——煤電企業合作新建煤礦或電廠。

2.山西煤電聯營方案

《山西省促進煤炭電力企業協調發展實施方案》要求,到2015年,山西省火電企業全部實現電煤長期協作合同管理,部分火電企業和煤炭企業實現以股權為紐帶的煤電聯營。實施方案內容包括推動煤炭聯營和建立電煤長期供需協作機制等。山西省煤電聯營方式以股權聯營為主,通過資本金注入、股權交換等方式,實現煤炭企業和省調現役火電企業的相互參股、控股或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成立

新的煤電聯營企業。煤電聯營后,可仍按照原有的專業化分工,獨立經營管理,同時推動煤電企業簽訂長期戰略性供需協作合同,并建立長期協作合同全覆蓋的省內電煤供需管理模式。

旁觀者說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李教授:合并對兩家來說都是好事。在此前的資源整合中,山西煤銷整合的煤礦條件都不太好,以前的主業是運輸,煤礦技術人才缺口大,包袱大、責任重;山西國電前幾年搞新能源,攤子鋪得太大,好多項目沒賺到錢,后續發展問題很多。山西煤銷缺人、缺已經成熟能立刻見到效益的項目,山西國電缺錢,缺少發展的支撐,他們兩家合作倒算是條出路。

神華集團國華電力公司小劉:兩家合并,不是一家主管另一家,能否齊心發展很不好說,電廠現在愿意找煤礦做后盾,一方面因為前幾年擴張過度,現在日子不好過;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日后煤價上漲,求不到煤。等過幾年電廠緩過來了,或者是煤價一直低迷,電廠會不會又想單飛?

山西省經信委副主任冀明德:煤電唇齒相依,煤電聯營將促進二者協調發展,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利于提升煤電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云:煤電聯營可以使煤電企業共享利潤,有利于雙方共同應對煤價和電價的波動,對中國的能源供給將產生深遠影響。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盡管一些實現煤電聯營的企業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只是個別現象,并不具備示范效果,很難成為解決煤電矛盾的根本途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