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價格大幅下滑 企業皺眉叫苦

時間:2013-05-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我國是世界上煤炭產量最高的國家,長期以來,煤炭作為主要能源應用于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因此,在很多人眼中,產煤大戶總是與巨額的財富、資產劃上等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我國是世界上煤炭產量最高的國家,長期以來,煤炭作為主要能源應用于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因此,在很多人眼中,產煤大戶總是與巨額的財富、資產劃上等號。

然而,曾經的“香餑餑”,如今卻變成了人們的“心頭傷”。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下游主要耗煤行業不景氣,隨行就市的煤炭采購活動陷于停頓,導致煤炭價格也不斷下跌。最近,環渤海地區更是達到近三年來的最低點,引發政府出手救市。當賣煤堪比賣白菜,產業結構調整又當如何實現?

山東某大型煤炭企業知情人告訴記者,煤炭企業最難熬的日子已經到來,曾經一度被視為揮金如土的“煤老板”也開始壓縮控制成本,很多企業甚至開始貸款發工資。

煤炭企業知情人:現在就是一直往下跌,而且還控制不住,昨天可能又跌了80,非常低了,基本上這些企業都虧損了,咱們這里好像還有一個單位盈利,跌這一次基本上也都虧損了。

雖然相比中小煤企來說,重點煤炭企業仍能撐下去,但積極性已經明顯受挫,在生產旺季,這家位于內蒙古的煤礦也開始了停產檢修。

煤炭企業知情人:內蒙煤礦那邊這個月開始集中休整,一直休到下個月五六號,本身形式不好,加上一家人需要休息,干脆趁早放假。

感受到寒意的不僅是煤炭企業,淄博海州煤業是專門從事煤炭貿易的企業,董事長楊河州說,現在動力煤每大卡價格從最高一毛七跌到了一毛錢左右,價格越是下跌,中間的平臺商就越不敢存貨,大量煤炭被積壓在煤礦,庫存不斷升高,產能過剩問題顯得愈發突兀。

楊河州:像我們這些平臺企業就是不敢存貨,越降錢越不敢存貨,產能就越過剩。所有的貨源都在礦上,減產是他們最大目的,不減產怎么處理它的煤?山東煤礦肯定賠錢。

在中國另一個產煤大省——山西省,那里的情況用“愁云慘淡”來形容也絕不為過。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山西省重點監控的625戶煤炭生產企業產品,每噸煤綜合售價490元,同比下降16.38%,減少96元。因煤炭“量減價跌”造成稅收減少約18億元。山西煤炭行業運行持續在谷底徘徊,企業不得不減產保價保穩定。

山西后安煤礦礦長杜斌:5千大卡的煤,截至目前在秦皇島港口達到500元每噸,減去稅和費,煤礦生產成本正好持平,沒有盈利。基本上處于半停產狀態,一邊檢修,一邊生產,今年形式下產量能完成130萬噸,比去年減少50多萬噸,三年之內準備每年虧損一個億。

杜斌口中的這個秦皇島港口作為煤炭運輸的重要樞紐,目前運量已經大幅減少。更令人驚訝的是大秦鐵路[-0.56%資金研報]支線上的煤炭集運站:過去十多年間,這家煤炭集運站年發運“大同侏羅紀優質動力煤”超千萬噸,然而,伴隨著煤炭行業的每況愈下,這樣的場景早已不再。這些處在大秦線源頭上的毛細血管梗塞已久,分外蕭條。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的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13日到5月7日大秦鐵路檢修期間,秦皇島到港列車每天減少2000輛左右,合計減少的煤炭輸入達到12萬噸左右。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研究發展部經理劉志鵬談到目前的煤炭市場,無奈的說,現在檢修雖然結束了,但價格卻沒有像往年那樣往上走。

劉志鵬:貨源短缺一般會帶來一個價格上漲的情況。今年來看,是歷年唯一在指數上沒有反饋相應動作的一次檢修,也就可以說是今年相比往年,是形勢最嚴峻的一年。

本月15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每噸612元。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分析,如今煤炭企業已大面積進入虧損的臨界點,尤其以精煤為主的山東,受開采成本高、產量小等影響,虧損面更有擴大趨勢。不過,最壞的結果可能還沒有出現。宏觀經濟不景氣造成鋼鐵、電廠、焦化行業采購量大幅下降,換句話說,即便目前的價格沒有虧損,撐下去早晚也會虧。

關大利:如果后期繼續這樣,包括很多客戶采購量下降,即使價格不調,采購量上不去虧損還是會出現,從現在目前來看市場并沒有要向好的跡象。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副主任閻世春認為,市場需求不足是煤炭限制產量的主要原因,在經濟發展內憂外患的今天,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就成了當務之急,閻世春對時下中國的能源發展這樣總結,依靠煤炭但不能完全依賴煤炭。

閻世春:我們個別行業需求有所減弱,或者說是不太足,比如說,煉焦煤,鋼鐵行業目前也比較困能,需求上有些問題;第二,動力煤,電廠的發電量這個指標大家也清楚,只有發電量指標提起來之后,消耗的煤炭才能增加。

-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