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潛力巨大頁巖氣開發需防過熱

時間:2013-03-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作為能源領域新寵的頁巖氣產業在全球掀起一股熱潮

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國的頁巖氣產業也得到快速發展。但從全球角度看,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在頁巖氣勘探開發過程中,存在一哄而上、過度對外依賴等不良傾向。

新能源潛力巨大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是一種“清潔、高效、低碳”的新能源。我國頁巖氣開發潛力巨大,據初步探測,頁巖氣可采資源量為25萬億立方米,與常規天然氣資源相當。在我國能源消費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擴大的現實背景下,開發頁巖氣對降低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增強在國際能源、地緣政治中的話語權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在四川、重慶、云南、湖北、貴州、陜西等地開展了頁巖氣試驗井鉆探,在已鉆井口中已有部分獲天然氣流,初步證實我國頁巖氣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

2011年底頁巖氣被國務院批準為第172個獨立礦種之后,政府不僅為頁巖氣的長遠發展制定了“十二五”規劃,而且頒布了諸多鼓勵補貼政策,并對頁巖氣探礦權進行兩次公開招標,吸引了各類投資主體進行投資開發。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傳統油氣開發企業外,其他具有一定資金技術實力的國有、民營等非油氣企業,包括一些國外相關企業,也可以通過獨資、參股、合作、提供專業服務等方式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

技術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我國只是初步掌握了水平井鉆井、分段壓裂等技術,尚未形成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從整體來看,由于系統性的技術創新機制沒有建立,激勵機制不健全,致使頁巖氣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活力不夠。

我國頁巖氣距離規模化開發尚有距離。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小麗表示,由于我國頁巖氣資源賦存條件比較復雜,總體資源情況尚不明確。而且,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缺乏的難題尚未攻克,核心技術遠未掌握。同時,頁巖氣開發也缺乏核心技術標準規范等,環境和水資源約束突出。

警惕“虛火”等苗頭

在好政策、有利前景的吸引下,我國掀起了頁巖氣勘探開發熱潮。國內幾乎每周都有關于頁巖氣的研討會,一些地方政府也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兩次頁巖氣區塊公開招標,吸引了電力、煤炭以及民營資本紛紛涌入。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指出,當前我國頁巖氣產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傾向和苗頭值得警惕。

首先,頁巖氣開發有“虛火”。我國頁巖氣產業目前會議多、考察多、文章多,實際投入少,不排除一些企業炒作礦權等投機因素存在。在地質勘查投入上,我國常規油氣勘探每年投入約660億元,而頁巖氣調查評價和勘探累計投入不足70億元。

其次,存在對風險估計不足、一哄而上的傾向。我國頁巖氣埋藏深,大多集中在崇山峻嶺,開采難度大。美國一口頁巖氣井成本約300萬美元,而我國要比美國高出3倍~5倍。頁巖氣不是短期的投資行為,也不是打井就一定能出氣,企業要承擔經濟風險。

第三,應防范過度對外依賴帶來的風險。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杜燕認為,有些投資主體沒技術、沒積累、沒設備,只能大量依賴國外技術服務,導致外方服務費猛漲,通常占到打井成本的1/4以上,最終推高頁巖氣終端產品價格。

另外,國外技術到中國并不能“包打天下”,已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掌握符合我國國情的核心技術仍任重道遠。

他山之石

美國頁巖氣發展的啟示

目前,美國是全球頁巖氣開發最為成功的國家。其頁巖氣開發始于20世紀80年代,截至2011年,頁巖氣占整個美國天然氣產量的28%。

啟示一:政府資金支持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就設立了專項資金用于頁巖氣基礎研究、資源潛力評價和前期技術攻關。1978年~1992年,美國聯邦政府對頁巖氣實施了長達15年的補貼稅收優惠,州政府也出臺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

啟示二:競爭開放的開發體制。美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準入門檻低,開發主體多元化。主要頁巖氣開采技術都源自中小能源和技術公司,一項技術從研發到商業化甚至會經歷數個公司間的更替。

中小公司在取得技術和產業突破后,大公司通過并購擁有頁巖氣區塊或開采技術的中小公司,或通過與中小公司合資合作等方式介入頁巖氣開發,形成了大中小公司并存發展的市場競爭格局。

啟示三:專業化分工協作機制。美國油氣專業服務公司門類齊全,自主研發儀器裝備,專業化程度高,比如地震公司、鉆井公司、壓裂公司等等。在頁巖氣產業鏈中,由于高度分工,開采的單個環節投入小、作業周期短、資金回收快,吸引了大量風險投資和民間資本進入頁巖氣開采領域。

啟示四:完善的監管機制。在頁巖氣發展初期,美國并未對頁巖氣采取特殊的監管政策,而是將常規天然氣的監管框架自然而然地引到頁巖氣的監管上來。目前,頁巖氣監管框架實施以州為主、聯邦調控的原則,聯邦政府通過環境保護、管道準入監管進行有限介入。

啟示五:發達的天然氣管網設施及第三方準入。目前,美國本土48個州管線長度近50萬公里,其中州際管道35萬多公里,州內管道14萬多公里。

美國自1993年起實現了天然氣開發和運輸的全面分離,對開發商和管道運輸商進行不同的政策監管,在監管管輸費的同時開放天然氣價格,保證天然氣生產商對管道擁有無歧視準入條件,大大減少了頁巖氣在開發利用環節的前期投入,降低了市場風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