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資委網站1月4日消息,近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涪陵液化天然氣(LNG)工廠裝置進原料氣閥門打開,國內首個頁巖氣LNG工廠進入試運行階段。
涪陵LNG工廠是由中石化與重慶市政府聯合開發的工程項目,產能設計為300萬立方米/天,即每年的產量約為11億立方米,年產LNG68萬噸,分三期建設,加工后的LNG主要用于重慶、貴州和湖南等周邊省市加氣站。
涪陵LNG工廠所屬的涪陵頁巖氣田是國內最大的頁巖氣田,2017年全年共生產頁巖氣60.04億立方米。截至去年年底,涪陵頁巖氣田已累計生產頁巖氣150多億立方米。
“涪陵LNG工廠的建成,將進一步促進頁巖氣綜合高效利用,延伸頁巖氣產業鏈,保障重慶市及周邊地區天然氣能源供應。”中石化在其官網中表示。
今年國內的頁巖氣產量預計約為9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其中逾1/3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其余的屬于中石化,年產量約為56億立方米。
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2017年四川省頁巖氣年產量超30億立方米,占國內頁巖氣總產量約33%。其中近99%由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開采,加上中石油浙江油田的5億多立方米頁巖氣產量,年產量約為35億立方米。
中石油在四川省的產量增長主要來自于其主力產區長寧-威遠區塊,該區塊去年日產頁巖氣800萬立方米,年產氣24.73億立方米,占四川省頁巖氣總產量的82%。中石油計劃到2020年形成45億立方米頁巖氣年產能。
“到2020年,國內規劃頁巖氣產量將達到2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到2030年預計產量能達到800億-1000億立方米,成為天然氣產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石化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金之鈞表示。
盡管頁巖氣產量在持續增長,并建成國內首個LNG工廠,但與當下進口LNG的增長幅度相比,仍存在較大距離。
1月4日,界面新聞記者從標普全球普氏貿易流軟件cFlow數據獲悉,2017年中國將超過韓國成為第二大LNG進口國。去年12月,中國共進口505萬噸LNG,同比增長38.25%,成為2006年進口LNG以來單月進口量最高的一年。
此外,目前全球天然氣現貨價格正處于3年高點,1月3日,英國LNG熱量單位1120萬美元,是2017年最低點的兩倍多。普氏能源數據顯示,目前亞太地區的LNG貨運費率為每天8.5萬美元/噸,是去年年中2.5萬美元的近4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