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私營醫療器械企業發展步履維艱 缺乏自主品牌

時間:2012-11-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社區醫院目前的醫療器械配備都是以國產器械為主,主要還是因為國產器械價格便宜,資金上容易協調。但是,根據基層醫院反映上來的信息,國產的醫療器械質量方面與進口產品還有很大差距。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可以預見的是,基層醫療機構對于醫療器械的需求將空前膨脹。

據統計,僅2011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就達到265.98億美元。專家預測,今后兩年,我國醫療器械設備銷售收入還將穩步上升,國內醫療器械設備市場前景廣闊。

不過,本應該是這個市場中最大參與者的國內眾多醫療器械私營企業,發展狀況卻不容樂觀。

企業規模小分布不平衡

記者從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了解到,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已有超過14000家生產企業,4萬多家經銷商,年市場容量已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年產值及市場增速均在20%以上。醫療器械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欣喜之余,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這些企業里,中小型的私營企業占絕大多數,生產的產品也只是中低端的附加值類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駱燮龍說,與國外的醫療企業相比,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沒有形成規模龍頭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據了解,我國民族醫療器械產業在世界醫療器械市場僅占不足3%的份額。對比中國巨大的醫療器械消費市場,兩者不成比例。

我國每年要花數億美元的外匯進口大量醫療設備,國內近70%的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被外資企業壟斷。在國內企業有所涉及的中低端市場,80%到90%以上也都為仿制設備。國內的醫療器械廠商的嚴峻形勢可見一斑。

另外,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私營醫療器械企業的分布不均。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網信息顯示,登記在線的4930家企業當中,中東部沿海地區的企業占有絕對優勢。廣東等9個省市的企業所占比例將近80%。其中僅廣東省所占企業比例就超過20%。

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少

目前,國內有條件的醫院所使用的醫療器械幾乎都是進口產品。只有那些資金條件不允許的醫療機構不得已才會使用國產醫療器械。

“不是我們不支持國產器械,實在是國產的醫療器械質量上確實有差距。”北京海淀區羊坊店社區醫院的李院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李院長告訴記者,這幾年隨著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社區醫院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由于基礎差,起步晚,還有資金方面的限制,社區醫院目前的醫療器械配備都是以國產器械為主,主要還是因為國產器械價格便宜,資金上容易協調。但是,根據基層醫院反映上來的信息,國產的醫療器械質量方面與進口產品還有很大差距。

“國產醫療器械生產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至少落后10到20年,許多生產技術還有待提高,我們能夠很快仿制國外企業的產品,但是卻無法仿制核心部件,核心技術還要依賴進口。”上海新眼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羿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邱貴興在此前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也提到,目前我國醫療設備生產企業多采用傳統生產模式,許多產品是低水平重復生產,技術水平僅處于中低檔,并且大部分產品為低端組裝。

也因為這樣,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往往被扣以“拷貝”“低端”“山寨”的帽子。

科研水平低市場不規范

面對這些問題,私營醫療器械企業自身也在尋找出路,也希望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但是資金技術的缺乏,醫療器械市場的不規范,讓原本就在夾縫中生存的私營企業更加步履維艱。

“科技水平低,自主創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競爭力是國產醫療企業存在的最大難題。”方羿表示,對于私營企業來說,原本利潤有限的企業如果要拿出經費來搞科研,使得很多企業都艱難維持生計,甚至有一些因此負債并最終破產。

“我前段時間參加一個國內醫療企業交流會,會上一家企業就表示他們投入很大一部分資金研究一些新的技術和產品,最終研制出來時卻發現這項技術在國外早已存在。”方羿向記者說起這段經歷時,語氣之中仍有苦澀。

而這樣情況在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中,并非個例。

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認為投入資金搞科研要比直接引進外企技術花費高,而且研究出來之后并不能保證能夠帶來實際效益,所以很多企業不再設有研發部門,而只是從事一些基本的生產。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競爭力很難上去。

一些小作坊式的單位自己不成規模無法完成市場行為,另一些有資金但沒有經驗的企業為了能夠進入市場便提供資金與人力,兩者合作達到“共贏”,看似資源合理利用,但是背后卻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因為這些企業沒有行業經驗,而一些加工小作坊對于生產的產品質量把關不嚴,使得一些低質量,低標準的產品進入到醫藥器械市場,為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再添一筆’。”從事市場銷售多年的石家莊奧菲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于鵬告訴記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