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行業
亞洲單機容量最大13兆瓦海上風電電機成功研制
近日,東方電機自主研制的13兆瓦海上永磁直驅風電電機完成各項測試試驗,順利通過第三方型式試驗認證,標志著亞洲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永磁直驅風電電機成功研制。
該型號風電電機可配套11.5兆瓦至13.5兆瓦的海上平臺,實現了我國大功率海上永磁直驅風電電機自主研制能力的再突破, 相比上一代10兆瓦機型,發電量可提升40%以上,具有風能利用率高、運行可靠、維護成本低等特點。在年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5000萬度清潔電能,能滿足25000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家庭正常用電,可減少燃煤消耗15250噸,二氧化碳排放38018噸。
工信部:2022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表示,2022年將新培育3000家左右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中央財政重點支持500家以上“小巨人”企業。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將研究制定創新型中小
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評價和培育辦法,健全優質中小企業評價體系和梯度培育體系。此外,將制定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政策措施,推動更多大企業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放市場,推動構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共生共榮的生態。
據了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超五成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六成屬于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涌現出一批“補短板”、“填空白”的企業,已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
工信部等5部門: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行動計劃》提出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實現全鏈條綠色發展;二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智能光伏產品,建設智能光伏系統,發展智能光儲系統,拓展智能光伏技術耦合;三是助力各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智能光伏工業,智能光伏交通,智能光伏農業等創新應用;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完善知識產權布局,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五是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行業服務和驗證平臺建設“雙創”孵化平臺;六是強化光伏人才培育, 推動人才梯隊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引導人才合理流動。
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智能制造是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其發展程度直接關乎我國制造業質量水平。《規劃》提出“十四五”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推進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制造單元、車間、工廠、供應鏈等載體,構建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化、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制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電動汽車傳導充電連接裝置國家標準正式啟動修訂
2021年12月3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下達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修訂計劃。
電動汽車傳導充電連接裝置是保障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互聯互通的基礎部件。隨著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增加、動力電池大倍率充電技術提升,消費者對車輛快速補充電能的需求日益強烈,“大功率充電”、“V2G(車輛到電網)”等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本次標準修訂將在我國現行直流充電接口技術方案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充電電流電壓,優化完善控制導引電路、通信協議,拓展敏捷控制、即插即充、預約充電等功能,滿足大功率充電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有效保障新老充電接口通用兼容,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缺芯”陰影揮之不去 芯片價格持續高漲
進入2022年,沖擊全球各行各業的“缺芯”陰影仍揮之不去。雖部分長短料缺貨問題有所緩解,但晶圓產能緊張、芯片價格高漲、交期漫長仍然充斥著整個產業。
芯片交貨時間延長增速一直不穩定, 2021年12月再次回升,刷新歷來最久交貨時間紀錄。據彭博社報道,市調機構Susquehanna 的報告顯示,12月芯片交期拉長至約25.8周,比11月增加6天,也創下2017年開始追蹤數據以來的最長紀錄。這一趨勢的呈現引發業界擔憂。
受晶圓代工價格上漲等成本影響,已有芯片供應商宣布調漲產品價格。據電子時報消息,臺灣網絡通信芯片供應商瑞昱半導體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提高Wi-Fi SoC和以太網芯片的報價,以反映代工成本的增加。業內擔心,瑞昱半導體漲價會引發業界效仿,令更多芯片供應商調高價格。用于消費應用的網絡芯片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市場平衡,但用于基礎設施、汽車電子、商業和工業應用的網絡芯片將在今年穩步增長,進而推動供應商提高價格。
《工業互聯網平臺 監測分析指南》等3項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標準正式立項
1月5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2021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推動的
《工業互聯網平臺 監測分析指南》(20214997-T-339)、《工業互聯網平臺 服務商評價方法》(20214994-T-339)、《工業互聯網平臺 解決方案分類與編碼》(20214998-T-339)等3項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立項。此次獲批立項的還包括《制造業數字化仿真 分類》(20214484-T-339)國家標準。
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分析、服務商評價、解決方案分類等國家標準的立項,對于厘清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引導政府、平臺、服務商、企業提升平臺服務水平、開展平臺監測分析、加強產業生態培育等具有重要意義。該系列國家標準由全國兩化融合標委會(TC573)歸口,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相關部屬單位、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共同起草。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將指導全國兩化融合標委會(TC573)及有關起草單位,做好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分析指南等系列國家標準研制和宣貫推廣工作,協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生態建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