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在線
文:傳動網2024年第六期
導語:資訊在線
數據
50.1%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10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上升0.3 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回升。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1.5%和49.4%,比上月上升0.9和0.2個百分 點;小型企業PMI為47.5%,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高于臨界點,新訂單 指數位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生產活動繼續加快。
新訂單指數為50.0%,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總體水平與上月基本持平。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仍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繼續收窄。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仍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較上月延長。
0.6-0.7元/Wh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調查,豐田、日產、三星 SDI等全球制造商已開始試制全固態電池,隨著業者競相量產, 預估產量可于2027年前達GWh(吉瓦時)水平。
固態電池有望提高電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但仍面臨生產 成本高、工藝復雜以及缺乏完整供應鏈等挑戰。目前,半固態 電池在電動車的裝車量已達GWh等級,電芯能量密度為300- 360Wh/kg。由于制造規模小,加上制造工藝未完全成熟,半 固態電池量產初期的電芯價格高于1元人民幣/Wh。TrendForce 集邦咨詢預期,隨制造規模擴大和技術成熟度提升,半固態電 池綜合成本可望于2035年降至0.4元人民幣/Wh以下。
全固態電池正從樣品電芯進入工程化,同樣將面臨量產初 期成本高而墊高產品價格的問題。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 2030年后當全固態電池應用規模大于10GWh,電芯價格將降至 1元人民幣/Wh左右;2035年經過市場大規模快速推廣,電芯 價格將有機會降至0.6-0.7元人民幣/Wh。
+22.6%
根據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中國智能 腕戴設備線上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2024年前三季 度,中國智能腕戴設備線上全渠道(含拼多多、抖音、快手 等新興電商)的累計銷量達3018.1萬臺,同比增長22.6%;銷 售額累計為173.4億元,同比增長2.5%。
其中,傳統電商銷量占整體的66.9%,達到2022.1萬臺, 增量更多則來自新興電商。洛圖科技依據功能、適用場景的 不同將智能腕戴設備分為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兩大類,智能 手表又可分為典型智能手表、兒童智能手表兩類。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兒童智能手表、典型智能手 表、智能手環在傳統電商的銷量占比分別為33.9%、33.4%和 32.8%,三者基本相當。不過憑借較高的產品單價,典型智 能手表在銷額中的占比更高,達到65.9%。具體來看,智能手 表市場上,前五大品牌分別為:華為、蘋果、小米、榮耀、 vivo。
7,330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了2024年V2版本《全球數字化轉型支出指南》。IDC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投資規模超過2.1萬億美元,2028年預計達到4.4萬 億美元,2023-2028年五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15.4%。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蓬 勃發展,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全球企業的數字 化轉型已經來到了持續發展階段,這也促使了企業不斷加大其在數字化轉型的投入。
聚焦中國市場,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推動數字化經濟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 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如《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及與數字化相關的“十四五”規 劃。此外,全球范圍內大數據、生成式AI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各行各業的終端用戶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IDC預計,2028年中國數字化轉型支出規模 預計達到7,330億美元,全球占比約16.7%,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6%,增速高于數字化轉型全球整體增速。
數據
+38.3%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統計,1-10 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為847.5GWh,累計同比增 長38.3%。
1-10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銷量為796.0GWh,累 計同比增長43.2%。其中,動力電池累計銷量為604.5GWh, 占總銷量75.9%,累計同比增長26.7%;其他電池累計銷量為 191.5GWh,占總銷量24.1%,累計同比增143.2%。
1-10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出口達146.0GWh,累計同比增長26.5%。合計累計出口占前10月累計銷量18.3%。其 中,動力電池累計出口量為103.3GWh,占總出口量的70.8%,累計同比增長2.7%;其他電池累計出口量為42.6GWh,占總出口 量的29.2%,累計同比增長189.5%。
裝車量方面:1-10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405.8GWh, 累計同比增長37.6%。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111.1GWh,占 總裝車量27.3%,累計同比增長18.3%;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294.5GWh,占總裝車量72.6%,累計同比增長46.7%。
+9.9%
中國信通院發布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24年1-9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20億部,同比增長9.9%,其中5G手機 1.87億部,同比增長15.7%, 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4.9%。2024年9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537.1萬部,同比下降23.8%,其中 5G手機2231.6萬部,同比下降22.3%,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8.0%。
在智能手機市場方面,2024年1-9月,智能手機出貨量2.06億部,同比增長7.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3.4%;智能手機上 市新機型218款,同比下降21.9%,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69.0%。2024年9月,智能手機出貨量2371.7萬部,同比下降 25.7%,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3.5%;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18款,同比下降43.8%,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51.4%。
2024年1-9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88億部,同比增長15.2%,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5.3%;上市新機型294款,同比下 降4.2%,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3.0%。
40億美元
根據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的持續發展推動 下,數據中心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轉變。隨著計算半導體市場到2025年將飆 升至驚人的2390億美元,電力輸送需求從每機架30千瓦飆升至100千瓦以上。這 一激增也推動了功率半導體市場的發展,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40億美元,這得益 于人工智能對計算能力的無限需求。
多項技術進步正在重塑數據中心的電力輸送。電源單元正在從服務器級過渡 到專用電源架,以優化空間和冗余。在Open Rack v3標準的推動下,電力輸送繼續從12 Vdc轉向48 Vdc母線。人工智能的增長強化了這一趨勢,因為它為高功率輸送提供了更實用的解決方案,同時降低了損耗。 電源額定功率從1-3 kW增加到5-12 kW,從而提高了功率密度,而由于數據中心運營商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效率目標已升至97.5%。
這些轉變正在推動電源轉換新拓撲的發展以及新的功率半導體技術,例如交流/直流轉換級中額定電壓為400 V的SiC和電源單元 中直流/直流轉換級的氮化鎵(GaN)的引入。MOSFET 功率級也將從加速卡市場的爆炸式發展中受益匪淺。
行業
電機標準 GB/T 10069.3-2024 將于2025年3月1日實施
GB/T 10069.3-2024《旋轉電機噪聲測定方法及限值 第3部分:噪聲限值》標準發布日期:2024-08-23;實施日期:
2025-03-01;本標準全部代替GB/T 10069.3-2008。
本標準等同采用IEC國際標準:IEC 60034-9:2021;采標中文名稱:旋轉電機 第9部分:噪聲限值。國內共47家單位共35人 參與標準的修訂工作。
該標準描述了旋轉電機的聲功率級測定的試驗方法;規定了對于符合IEC 60034-1,按IEC 60034-6規定的冷卻方法以及按 IEC 60034-5規定的防護等級并具備下列特性的旋轉電機,規定了電網供電時工廠驗收試驗方法下A計權聲功率級最大值。
本標準適用于標準設計的交流電機和直流電機,功率范圍為額定輸出從1 kW(kVA)到5500 kW(kVA);轉速范圍不超過 3750 r/min。對特別從電、機械或聲學方面為降低聲功率級專門改進的設計除外;由變頻器供電的交流電動機產生的噪聲除外。
募資5.3億元,港迪技術登錄深交所創業板
11月7日,武漢港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 “港迪技術”,股票代碼“301633”)成功登陸在深交所 創業板。
本次IPO,港迪技術公開發行股份數量1392萬股, 發行價為每股37.94元,港迪技術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為 52,812.48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 為45,049.49萬元,公司最終募集資金凈額比原計劃少 20,554.38萬元。
港迪技術主要從事變頻器、逆變器、整流回饋裝置、 行業專機等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 術服務,提供港口、水泥、冶金、鐵路、倉儲等領域起重 運輸設備的智能化、無人化作業的系統解決方案等,致力 于實現各類單機機械設備核心驅動部件國產化、設備群全 流程作業無人化、企業管理數字化與信息化。
ABB收購Aurora強化NEMA電機線
近日,ABB宣布已簽署收購Aurora Motors的協 議。這項交易是Motion業務領域盈利增長戰略的一部 分,它將助力NEMA電機事業部提升其產品供應、擴展 其供應鏈,并增強對全球客戶群的支持。
Aurora Motors是一家價值400萬美元的美國立式 泵電機供應商,其工程和運營部門位于中國上海,公司 辦公室和配送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海沃德。預計交 易將在2024財年結束前完成。
全球NEMA電機行業的規模約為34億美元,包括 主要用于北美地區的工業電機。NEMA電機是食品和飲 料、石油和天然氣、采礦和骨料、水和廢水處理等行業 中設備運行的關鍵組件,也是空氣、液體和裝置等應用 中的重要部件。
鋰電行業仍將是磁驅輸送系統銷售額增速最高的行業
根據專業調研機構Interact Analysis發布的報告指出,從2020到2023年,鋰電行業對磁驅輸送線的需求爆發,經歷了連續幾年的 銷售額翻倍增長,但其實電池行業從2023年開始,就出現了產能過度擴張的情況,對新增生產設備的需求減緩。2024年,隨著部分 車企推遲電動車生產規劃,電池廠的產能擴建項目也出現延遲,全球整體來看,鋰電行業的磁驅輸送系統銷售額同比下降,歐洲部分 地區、韓國等市場預計降幅甚至將超過10%。
鋰電池行業的過剩產能可能需要至少1-2年緩慢出清。不過,升級已有的產線,也將帶來對磁驅輸送這樣的新技術的需求,因此 磁驅輸送線的銷售額增速預計將高于其他鋰電生產設備的銷售額增速。在截止2029年的預測期內,鋰電行業仍將是磁驅輸送系統銷售 額預測增速最高的行業。
行業
ISM預測:制造業行情于明年上半年改善
制造業活動的主要先行指標——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在今年10月進一步下降0.7%,跌至 46.5%,表明制造業正在收縮。PMI低于50.0%代表制造業收縮,而10月的數據是2023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該機構還 預測,整體制造業活動直到明年上半年才會有所改善。
ISM制造業調查委員會主席Tim Fiore說:“需求持續疲軟,工廠產出下降,資金投入持續寬松,不利于未來增長。”新訂單 仍處于萎縮區間,但略有增長,增幅為1%,達到47.1%。整體來看,工廠產量下降了3.6%,降至46.2%。Fiore表示:“投入品 (指供應商交貨、庫存、價格和進口)總體上繼續適應未來需求增長,庫存回落到較低水平,供應商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仍 面臨困難。”
進口在連續五個月擴張之后,緊接著又連續五個月出現了萎縮,而此前就經歷了連續14個月的收縮。Fiore說,由于整體 增長前景仍不明朗,ISM專家小組成員所在企業繼續限制對庫存的投資。
工信部:提高先進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等關鍵 核心部件供給能力
11月6日,工信部發布《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征求意見稿)》,旨在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等增長引擎。
該《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 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 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型儲能 制造業規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億元以上規模的生態主導 型企業3~5家。
《行動方案》提出實施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行動,推動新型儲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對系統能量流和信息流經
濟配置、功能優化運行、邏輯有效銜接,實現儲能系統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調控,提升新型儲能產品智能化、高端化水平;聚焦系 統結構設計、精細化電池管理、大功率高效變流器開發、高效熱管理和能量管理、輔助設備集成、高性能預制艙等技術開展集中 攻關,提高先進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電源管理芯片等關鍵核心部件供給能力。
工業操作系統聯盟成立
11月9日,在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2024國家工業軟件大會上,國家流程制造智能調控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智能設計與 數控技術創新中心、工業控制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東土科技、振華重工、中控技術、華為等26家研究院所和企業,共同 發起成立“工業操作系統聯盟”。
工業操作系統聯盟旨在攜手工業操作系統聯盟企業及研究機構,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促進工業操作系統的技術研 發、標準制定和應用推廣,共筑工業領域自主可控“同心圓”,為工業領域提供支撐。
當天還發布了《工業智能操作系統白皮書》,剖析工業智能操作系統的核心概念、核心技術架構、行業應用案例及未來 發展趨勢。
本次大會以“AI for Engineering·工業軟件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題,20余位院士和1000余位工業軟件領域專家學者和 行業人士參加,共謀工業軟件發展。現場共有10位院士發表主旨報告,剖析工業軟件發展趨勢,為推動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與 產業升級帶來新的啟示。
企業
匯川技術年產6000臺高壓變頻器即將投產
據報道,匯川技術正在濟南高新區加快建設年產6000臺工程型變頻器項目。今年10月底,項目計劃竣工投產,全部達產后 年銷售收入預計可達50億元,建成后主要用于高壓/工程型變頻器產品的生產基地,覆蓋華北片區的客戶。
濟南匯川基地負責人趙玉宏介紹,項目位于濟南高新區孫村街道科嘉路以南、春暉路以西,占地面積114畝,計劃投資約7 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兩座生產廠房、試制樓、食堂、停車樓及附屬用房、工藝生產線等,最終形成年產 6000臺工程型變頻器規模。這也是總部位于深圳的這家企業在北方地區布局的重大項目。
項目自去年9月1日開工建設,單體施工及工藝布局同步開展。截至目前,整體進度已完成70%,項目計劃今年10月底竣工 投產,投產后將成為匯川技術在華北區域的第一個生產基地。產品將被應用于冶金行業的產線升級改造項目,電力行業中大型 火電項目、垃圾發電、生物發電領域項目,海上石油鉆井等高端領域。
固高科技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近日廣東省科技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頒發了2023年 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由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工 業大學(深圳)、東莞市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等為主要 完成單位的項目“驅控一體化高性能運動控制技術與裝備及 其應用”榮獲2023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本次獲獎項目以固高科技的高性能、高精度、高集 成化的驅控一體機為硬件平臺,采用固高自主知識產權的 gLink-Ⅱ千兆等環網通訊協議實現高速實時同步控制和數據 互聯,數據鏈路雙冗余保證了通訊數據的安全和可靠。項目 自動化實施方面采用低代碼視控云一體開發平臺,采用低代 碼、組態技術,整合運動控制、視覺和云服務,具有低代 碼、周期短、易維護的特點。相較于傳統的開發方式,節 省項目開發人力40%以上,縮短項目開發時間35%以上。據 悉,相關技術和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于半導體裝備、高精密激 光裝備、高端數控裝備、3C裝備等領域,實現了良好的經濟 效益和社會效益。
加拿大平面電機公司PMI成立中國子公司
10月18日,上海平面魔方自動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注冊資本為1萬美元。天眼查官網顯示,上海平面魔方自動 化有限公司由Planar Motor Inc.全資控股。平面魔方自動化 的法定代表人LU XIAODONG同時也是加拿大磁懸浮平面電 機研發制造商Planar Motor Inc.的總裁、聯合創始人。
Planar Motor Inc.(下文簡稱“PMI”)是一家成立 于2017年的專注于磁懸浮平面電機產品開發與制造的加拿 大企業。據了解,PMI的聯合創始人LU XIAODONG(鹿笑 冬)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獲得曾獲得國際生產工程 學院的 F.W. Taylor獎和麻省理工學院的Carl G. Sontheimer 獎等。
PMI推出的Planar Motor System由一個或多個XBot (移動器)和一個由模塊化Flyway(靜態器)組成的固定 表面構成。磁懸浮平面輸送系統以磁懸浮平面電機技術為 核心,通過磁懸浮技術,即可實現非接觸式多自由度精密 運動系統。
和利時私有化收購完成交割
近期,和利時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私有化收購完成交割,代表著在業界頗具口碑的自動化龍頭企業和利時將迎來新的股 東,也由此跨入高速穩健發展的新篇章。
總部位于香港,長期專注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私募股權基金上達資本(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完成了對在納斯達 克上市的和利時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NASDAQ:HOLI)的私有化交易,此次和利時退市交易引入了包括中石化在內的國有資 本,各方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動公司行業拓展和業務創新。
隨著私有化進程和收購交易的順利完成,和利時也并入全新設立的母公司人和利時控股公司(“人和利時”),成為“人和 利時”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人和利時的全資子公司,此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和利時不再保持上市地位。據了解,之所以將新的母 公司命名為“人和利時”,也是凸顯和利時未來將繼續以人為本,包括以員工與客戶為本,在新的管理團隊帶領下再創佳績。
企業
凌翔磁懸浮輸送見證“中國智造”新力量
11月17-19日,在2024中國國際制藥機械博覽會上,湖南凌 翔磁浮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凌翔磁浮”)攜凌動MTS磁 浮環形線、磁浮接駁線、三合一直驅模組等系列產品及方案隆重亮 相,全方位展示團隊自主研發的最新技術成果,贏得了眾多行業專 家與專業用戶的關注與青睞。
作為磁浮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的頭部企業,凌翔磁浮圍繞 “電磁力控制+傳感”核心技術構建了“以磁浮交通為旗幟,以磁浮 工業產品為支撐”的“同心多元”業務架構。在磁浮交通領域,凌
翔磁浮的磁浮列車電磁懸浮控制器、測速定位系統等關鍵產品市場占有率高居首位,技術水平獲評“國內領先”;在磁浮工業
產品方面,凌翔磁浮雖進入市場時間相對較短,但依托磁浮交通領域積累的領先電磁力控制與傳感技術優勢,以及軌道交通 行業嚴苛安全性要求形成的質量管理體系積淀,凌翔磁浮工業傳輸產品得以快速發展,躋身“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進博會啟動全新戰略合作,丹佛斯共享“脫碳”機遇
11月6日,全球領先的“脫碳”業務合作伙伴丹佛斯在進博會上舉行簽約儀式,宣布啟動六項戰略合作協議,同合作伙伴 一道推動丹佛斯“脫碳”解決方案的應用,幫助合作伙伴提質增效的同時推進行業綠色轉型。
本屆進博會丹佛斯以“賦能綠色轉型”為主題,聚焦能源、工業、城鄉建設等行業。大會上同丹佛斯簽約的合作伙伴包 括聊城水務集團、冰輪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賽來 默中國等,涉及業務領域包括智慧水務、礦山、綠色建筑、冷凍冷藏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領域。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進博會是集中展示我們領先的綠色解決方案、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加強客戶合作的理 想平臺。只有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合作,攜手推動‘脫碳’解決方案在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等領域的應用,才能快速推進 行業綠色轉型進程,進而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貢獻力量。”
步科攜手三菱電機開啟常州智能制造生產基地的 數字化革新之旅
10月底,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常州舉行了一場 關于常州智能制造生產基地投產項目的啟動儀式。步科董事長 兼CEO唐咚、常州運營總經理加納、數字化總監顧江磊以及三 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數字化推進事業部總經理 長谷宏明先生帶領的項目團隊共同出席了這次啟動儀式。
此次與三菱電機的合作,是步科為全面升級其常州智能制 造生產基地,以世界級標準打造高質量、低成本、快交付的智 能制造典范而采取的重大舉措,步科旨在將常州生產基地打造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桿,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在中國乃至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的地位。
步科常州智能制造生產基地總建筑面積約為五萬多平方米,規劃了伺服系統、人機界面、PLC、低壓變頻器等產品的智 能組裝生產車間,建成后將達到規模化年產幾百萬產品交付能力,因此工廠將追求產線及倉儲物流的精益布局、提升自動化 生產水平、全面升級數字化生產系統,生產線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管控,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