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廠數據“一鍵上云”讓工業互聯網真正落地
文:中國傳動網 羅俊2019年第四期
導語:宜科電子擁有豐富的工業現場解決方案的經驗,也非常清楚邁向智能制造道路上存在的技術難關,和客戶的重點需求。為此,宜科電子決定著手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研發?!?/p>
工業互聯網是近年工業領域的熱門話題,不只是它被列入國家層面的戰略計劃,更是工業制造轉型的必要需求。數字化是未來工業的價值所在,工業互聯網則是數字化轉型實現的形式和必經之路。
工業互聯網的落地,存在著眾多挑戰。那么,對于開發企業來說,如何突破技術壁壘,既滿足用戶需求又保持鮮明的特色,成了開發商贏得市場和客戶認可的關鍵。2019中國(華南)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展會期間,記者與國內的工業互聯網開發商——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簡稱:宜科)總經理張鑫進行交流,了解當下工業互聯網市場需求情況,以及宜科電子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開發情況。
基于OT基因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市場出現各種關于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其中有許多是輕描淡寫地闡述了工業聯網的構想。宜科電子作為工業自動化起家的公司,是基于什么原因從事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現階段取得怎樣的成果?
面對記者的提問,張鑫說:“宜科電子在工業自動化這條道路上已經走了20多年,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開發也有3年多的時間。宜科電子從事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的原因:首先,市場需求的導向,我們的制造業要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在這個趨勢下,實現工業設備聯網是必經之路;其次,宜科電子擁有豐富的工業現場解決方案的經驗,也非常清楚邁向智能制造道路上存在的技術難關,和客戶的重點需求。為此,宜科電子決定著手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研發?!?/p>
據了解,宜科電子在工業互聯網的突破性成果,在于IoTHub?的平臺的推出。我們都知道,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和服務的體系,是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開放式工業云平臺。而IoTHub?可以有效解決工廠數據的采集和上傳問題,精準突破“痛點”問題。實現制造流程的各個環節及信息孤島之間的數據流動網絡化,并通過邊緣計算和云計算,達到數據的有效分析和處理的目的。
“輕型化”思路打破工廠數據黑洞
在IT屆人士看來,將工廠的數據上傳到云端,似乎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這是IT人士基于“自上而下”的視覺角度。的確,我們在傳統的云端,做一個工業互聯網架構的部署并不難。但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爬摸打滾多年的人看來,實現數據上云則是非常復雜的工程。我國的工業種類在世界范圍內是最齊全的,工業自動化層面涉及的設備多,通信協議多,并且沒有統一的標準。對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商來說,采集不同設備,不同協議的數據,是一項重大的挑戰。
張鑫說:“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必須打破數據黑洞”。宜科電子在這方面,為客戶提供了“輕型化”思路。在此架構下,能夠把不同產品,不同型號的設備都連接起來,并通過工業APP實現微服務。我們把邊緣控制器部署在傳統控制器PLC一側,通過低代碼的軟件編程上云,從而以APP的形式實現遠程控制。過去,需要對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開發上做出大量的投資。現在,PLC之上的以太網層,通過工業互聯網中樞IoTHub?,加上新一代的工業上位機軟件,就可低成本、快速簡潔完成全托管的云服務。
高效的數據采集,搭建數據云梯
工業互聯網平臺本身是一個分布式的計算平臺,需針對各種系統匯集而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并提供相應的服務。張鑫介紹,宜科電子過去為客戶做自動化解決方案時,會發現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時時刻刻產生大量數據,且這些數據大多無實質作用。數據重力導致大量數據無法上傳云端,更無法完成分析。IoTHub?則在此搭建了一個數據云梯,完成數據上下之間的運載。就是說向下完工廠數據的采集,向上做一些邊緣計算分析,再到laaS層、PaaS層、SaaS層的全鏈條打通。
據了解,IoTHub?最大的特點,在于高效地數據采集和應用。通過豐富借口及多協議采集處理能力,實現PLC、數據庫、人工操作等多種數據、協議的連接。從應用層面看,IoTHub?能夠有效解決工業互聯網落地難問題,實現工業和互聯網,云平臺和大數據分析等增值服務技術的融合。舉個例子,傳統的MES實施中,投入大、時間周期長,一些中小型企業往往會陷入決策難、躊躇不前的窘境。IoTHub?針對中小企業在“人、機、料、法、環”各個環節存在的“痛點”,實現多資源設備、異構系統、運營環境、人等要素信息實時的高效采集和互動。通過輕化部署,采集智能制造流程中的數據并實現可視化。
注重OT與IT結合務實平臺開發
如今有許多企業進入工業互聯網行業,其中不缺乏互聯網起家的公司。智能制造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工業互聯網又成了制造業的熱點,資本市場自然會眷戀這個領域。不可否認,存在一批企業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較為務虛,甚至直接目的是奔向風投融資。因此,外界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
面對現階段工業互聯網行業現狀,張鑫對此也有獨特的看法。他說:“在我個人看來,外界對工業互聯網行業的批評是必然的。對于平臺開發商來講,無論批評出于善意也好,惡意也罷。我們應理性的對待,將外界好的建議留下,惡意的攻擊也自然站不住腳跟?!?/p>
張鑫告訴記者:“宜科電子與其他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商比,最大的特點在于企業本身是工業自動化廠商,能夠了解工業現場的復雜性,也重點關注OT與IT技術的結合。近年來,我們看到部分同行開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雖然業務邏輯很復雜,但還是偏向工廠層面,在底層與OT的結合上是有缺失的。”
宜科電子有強大的OT基因,近年來在IT技術上也得到了重大突破,對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在于底層的數據采集,然后是邊緣計算、邊緣處理,再傳到云端。因此,宜科對平臺的開發,要務實許多。
困難中前行迎向未來市場
從大的層面看,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工業互聯網是幫助工廠走向智能化的路徑。工業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在于它是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它不可能是本地化,更不是一個工廠、一個行業、一個區域的平臺。正是這種價值,反過來讓工業互聯網的落地變得困難。為此,國家也有許多政策在扶持和引導。
對于工業互聯網未來的發展,張鑫說:“工業互聯網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也已經相當完善,剩下的就是需要我們業內同仁共同的努力了。在我個人看來,首先,業界同仁需對工業現場有一定了解前提下,推出一些好的工具;其次,是面向客戶,幫助客戶解決工業聯網的問題。以務實的態度,利用好國家政策,幫助客戶創造價值?!?/p>
既然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那工業互聯網一定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它的市場份額,會隨著技術不斷升級而變大。未來一段時間,一些不了解工業現場和客戶需求的平臺開發商,會逐漸地淡出市場。當然也應清楚看到,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商,有西門子、施耐德、通用電氣這些老牌的工業自動化企業,也有國內的一批優秀新生軍。因此,未來的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據介紹,宜科電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在傳統的制造業領域上應用。如離散制造、汽車整車制造、汽車零部件、3C行業、機械加工和裝備制造。在張鑫看來,宜科電子過去在汽車制造領域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上扎根很深。因此,汽車制造領域或許成為工業互聯網市場的業務增長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