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為基、服務為本——科瑞技術為行業提供系統化智造解決方案
文:中國傳動網 王博文2019年第四期
導語:十八年的光陰流轉,可以讓襁褓里的嬰兒成長為風華正茂的青少年,也可以讓努力拼搏的企業取得成就,在行業內一展雄風。2001年成立的科瑞技術,近二十年扎根于工業自動化設備行業,憑借相關五大領域與本行業相關核心技術的掌控,成為行業內不可忽視的品牌力量。
2018年下半年以來,經濟風波不斷,行業景氣度承壓,自動化兩大下游行業汽車、電子的景氣度下滑,移動終端行業市場處于探底階段,相對應的國內自動化整體產業鏈都受到一定沖擊,多家企業財務報表不盡如人意。
深圳科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簡稱:科瑞技術),作為深度入局3C電子行業的一員,頂著國內經濟環境看冷、3C電子整體供應鏈業務下行雙重壓力,實現逆勢增長,并在今年7月份在深交所上市,讓人不禁感嘆“有兩把刷子!”
是什么成就了科瑞技術,讓他們在風浪中毅力不倒,在荊棘中大步前行?為此《機器人與智能媒體》記者對深圳市科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后簡稱:科瑞技術)CTO劉少明先生進行采訪,從其中了解到科瑞技術的過去、當下及未來。
圖:深圳科瑞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TO劉少明
“技術為本”形成核心競爭力
當下的中國自動化設備企業日子過得不算太輕松,多數行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有二:一是近些年來,上行市場吸引諸多企業入局;二是中美貿易戰環境下,國內經濟上行勢頭轉為下行壓力,制造業信心相對不足,購買自動化裝備的預算相對減少。
兩大因素,導致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
劉總對此表示認同,不過在他看來,國家政策將智能制造提升至戰略層面,市場信心不足、競爭更為激烈等問題給予企業壓力的同時,也是行業實現沉淀的契機——競爭激烈就深耕技術,形成自己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戰斗力;市場信心不足,便在穩固原有客戶的基礎上,依托技術積累開拓新的行業,找到新的市場。
從科瑞技術成長的十幾年細細來看,科瑞技術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成功確實并非無根之木,正如劉總所言,科瑞技術貫徹了深耕技術、以技術開拓市場的思想,在技術與市場上敢打敢拼,成就了當前科瑞技術的穩步發展。
五大核心技術支撐市場競爭
“科瑞技術是一家以技術為驅動力的精密自動化設備企業,一直以來,技術研發都是科瑞技術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劉總本身便擁有瑞士EPFL(洛桑聯邦理工)工業機器人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和設備制造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基礎、豐富的行業經驗。
作為公司創始人之一,技術出身的劉總始終對研發有著極大的熱情,研發團隊也在他的帶領下逐漸壯大,截止2018年12月31日,科瑞技術的技術研發團隊成長至586人。而在科瑞技術發布的《盈利預測審核報告》中顯示,科瑞技術2018年上半年與2019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均超過億元。
十八年來的技術耕耘、持續性的高研發投入,讓科瑞技術掌握了五大領域與本行業相關的核心技術,具體如下:
其一,機器視覺與光學領域:科瑞技術具備自主建設機器視覺與圖像開發平臺、圖像處理算法庫能力;
其二,運動控制與機器人領域:科瑞技術熟練的掌握了工業機器人研發及應用技術、DSP多軸運動控制器設計技術、復雜運動系統建模與控制技術、高速自動化系統振動抑制技術;
其三,精密機械設計領域:微米級調校及測量技術、精密力與位置測量技術、設備通用模版設計技術;
其四,精密傳感與測試領域:科瑞技術還掌握移動終端攝像頭及屏幕自動化測試技術、三維慣量標定技術、移動機器人SLAM導航與定位技術;
其五,軟件技術領域:科瑞技術具備標準軟件架構及模塊設計技術,數據采集及監控系統、大中型PLC軟件設計能力。
科瑞技術以五大領域與本行業相關的核心技術為基礎,在整合相關核心技術之后,能夠滿足多種復雜自動化系統集成的技術要求,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高精度、高速化、信息化、安全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在市場領域大開大合,打下一片江山。
“當然,科瑞技術并不會因此自滿”劉總表示,隨著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的深化,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智造領域信息化系統與自動化設備之間的聯系,推動信息化與自動化的深度融合,以技術為支撐,將公司業務由系統集成向系統化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延伸。
行業工藝技術支撐市場開拓
五大領域與本行業相關的核心技術的掌控,讓科瑞技術在精密自動化行業成功站穩了腳,并以此為依托,游刃有余的解決客戶需求,實現相關行業拓展。
回顧其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這家企業真的把技術融入到了骨子里去了。
2001年公司成立,入局硬盤行業,科瑞技術對精密自動化展開了長足的探索。
2008年,科瑞技術進入新能源行業,也正是這一年,企業開拓移動終端行業的自動化測試業務,以專業、領先的技術成為3C電子行業不可忽略的力量,主流的智能手機企業,均成為科瑞技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這些行業,讓科瑞技術進入發展的高速時段。
“這不過是技術底蘊下的順勢而為,公司以技術保證固有行業優勢同時,必定會逐步向新領域拓展,豐富公司服務的下游行業數量”劉總表示,市場風險多樣,科瑞技術只有不斷地開拓進取,才能保證如今總收入穩步持續增長的良好局面。
事實如此,在隨后幾年時間里,科瑞技術乘勢進入了汽車行業、醫療健康、物流、電子煙行業,這些行業的客戶均給與了科瑞技術較好的回報——而這歸功于科瑞技術底蘊以及快速吃透行業工藝的能力。
“以新能源行業為例,新能源領域,我們已經掌握繞膠、疊片核心技術及工藝”劉總表示,他對科瑞技術在行業的探索、工藝了解及應用技術的能力尤為自信,除了新能源,還有電子煙行業——科瑞技術憑借五大核心技術及工藝應用技術,成功成為了美國某領導品牌煙彈制造自動化設備獨家供應商,技術與豐富的項目執行經驗,讓科瑞技術具備了可短時間大規模量產的能力。
現階段新能源、電子煙行業給予了科瑞技術良好的回饋,相關業務業績超過了6億元,業務占比超過了31%!
“我們技術過硬、服務優質,很多客戶會主動了解我們,在合作后,往往驚訝于我們的行業工藝理解,從而進一步深入合作。這就是科瑞技術成功的避過了諸多市場危機,實現逆勢增長的根本”劉總對此表示。
深入行業理解,勇敢開拓前行
回頭看來,科瑞技術的發展并無低谷,一路向上、頗為順遂,仿佛能抓住的機會都抓住了,要面對的風險都提前準備,是未卜先知?非也,都是科瑞技術扎實的基本功的體現。
終端需求下科瑞技術具備的三大能力
科瑞技術十數年來始終未曾遠離技術探索、未曾脫離終端市場,而是從諸多合作的大客戶需求中,理解到了下游行業發展的趨勢。
在科瑞技術看來,下游行業客戶需求要求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能力:
其一,技術整合能力:自動化設備本身門檻相對較高,相關技術涵蓋了自動控制學、機械設計學、物理光學等多門學科,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軟件應用開發等先進制造技術于一體,同時又涉及自動化控制、電子、機電一體化、精密測量、精密機械、光學與機器視覺、軟件等多個技術領域,對行業參與者技術整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其二,工藝理解能力:隨著終端產品向精細化發展,零部件加工和組裝工藝越來越復雜,終端對智能制造設備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與標準化產品相比,非標自動化設備需根據客戶需要和工藝要求進行設計,因此自動化設備廠商必須深刻了解和熟悉設備的生產工藝,以滿足下游客戶對設備的定制化需求。
其三,解決信息化需求的能力: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普及,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對信息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一方面,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工業自動化設備能有效保證生產的穩定性、精密性、安全性與可靠性,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能提供全面的生產狀態信息,實現信息集成和共享,及時準確地為決策與管理服務,保證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運轉。因此信息化與自動化緊密結合增加了工業自動化產品的制造與應用的市場空間。
企業有了方向,員工有了目標,科瑞技術的發展才能落到實處,從而一步一腳印的踏實前行。
有著客戶需求的深層理解與行業趨勢的確實理解,科瑞技術自然大膽布局未來。
“科瑞技術將持續聚焦并發揮精密自動化技術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完善自動化系統產品與服務;與上下游領先企業合作,強化行業和技術優勢;發揮企業國際化優勢,以中國為基地,持續擴大亞洲區域業務,拓展美、歐等技術領先區域業務,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劉總如是說到。
聲明:本文版權為中國傳動網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作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