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文:2021年第6期

  微創機器人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市值高達437 億港元

  據 36 氪獲悉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 ( 集團 ) 股份有限公司從 2014 年開始研發腔鏡手術機器人,作為微創醫療的一個孵化項目而存在,并于 2015 年注冊成立,從母公司獨立出去。公司從冠脈支架做起,在醫用高值耗材行業越走越遠,研發的產品囊括了心臟瓣膜、骨科關節、心臟起搏器、主動脈和外周支架、腦顱支架、手術機器人、電生理等產品。據了解,微創機器人目前能協助完成的手術,覆蓋了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長的手術專科,即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及經皮穿刺手術。公司負責協助這些手術的產品,分別為圖邁、蜻蜓眼以及鴻鵠,其中圖邁及鴻鵠處于注冊批準階段,蜻蜓眼則獲得了國家藥監局批準。除此以外,公司還有 6 款在研產品。

微創機器人.png

  微創機器人開盤一度破發,跌超 7%。后一路上漲,最終收盤漲 6%, 市值高達 437 億港元。

  海康機器人正式亮相 CeMAT ASIA 2021

  

海康機器人.png

      2021 年 10 月 26 日,海康機器人重磅亮相亞太地區年度工業盛會CeMAT ASIA 2021,以智慧物流應用方案,展示智能制造創新成果,帶來了基于第四代架構平臺“智能基座”的潛伏、移載、叉取等全系列 AMR(移動機器人)新品,以及 AI 深度學習算法加持、全流程可視化追溯的機器視覺高效讀碼方案, 現場演繹的基于 AMR 的數字孿生應用。

  新品CTU(貨箱到人機器人)進一步提升庫容“天花板”,且最低取貨高度僅 190mm。全新方案由CTU 聯手全新倉儲搭檔——梳齒型工作站 ST6,實景演繹訂單拆零揀選的創新應用場景。配合機械臂以及全新 360°安全防護的移載機器人,展現了一站式的無人化訂單揀選及自動轉運。方案可提升出庫效率 30%,提升存儲密度 30-80%,讓效率和庫容再一次飛躍!  

      機器人在奧運館送貨,沖咖啡迎接冬奧

機器人在奧運館送貨.png

  據廣東體育報道,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充分運用科技手段,用物流機器人、無接觸智能配送柜等設備,實現了“無接觸配送”“自動化物流”,為防疫狀態下的場館內物流提供了新思路。

  冬奧服務的溫度體現在諸多細節上,在“沖咖啡”這樣的小事上也是如此。在場館內,一個叫作“制咖大師”的機器人能夠在 4 分鐘內制作一杯熱騰騰的手沖咖啡。它的左右機械臂可以同時開工,精準執行各種不同的動作,開啟沖制準備、磨咖啡粉;左手放置濾壺、取豆、稱重;右手取水、上水、沖泡;一次燜蒸、三次沖泡。“制咖大師”在制作咖啡的過程中,機械夾爪可以精準抓取咖啡器具,并自動控制沖泡時間和重量,保證制飲的穩定性,咖啡萃取完畢之后,它的右手會將咖啡放到指定位置,左手便開始清理咖啡渣、沖洗器具, 整個流程一氣呵成。

  場館技術經理韋慶說,“咖啡機器人的應用,不僅免去了人力手沖,還可以確保在無接觸的前提下,為大家提供專業的咖啡制作服務。在 11 月冬奧會測試活動中,制咖大師可用于媒體、奧林匹克大家庭等領域。”

  

國內  

科幻小說變現實?小鵬宣布首個商用飛行汽車模

小鵬宣布首個商用飛行汽車模型.png

  小鵬是中國的品牌,由何小鵬創立,致力于制造電動汽車。周日,他們和 HT Aero 一起宣布了他們的新產品 : 飛行汽車。該飛行器將在地面和空中使用其兩側的兩個螺旋槳,這將使它像無人機一樣飛行。這些機械臂大大增加了車輛的尺寸,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螺旋槳,汽車將無法起飛。小鵬汽車聲稱,這款車將于 2024 年實現商業化。  

  阿里巴巴關聯公司成立機器人公司,注冊資本1000 萬元

  企查查 APP 顯示,10 月 13 日,江蘇慶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永虹,注冊資本 1000 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人工智能硬件銷售;工業機器人制造;智能機器人銷售;服務消費機器人銷售等。

  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上海慶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00% 控股, 后者大股東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 29.73%。

  河源移動依托 5G 專網、AI、云計算、IoT 等數字化技術優勢積極打造“5G ﹢智慧園區”

  據人民郵電報告獲悉,目前,河源移動已與河源市共 7 個園區簽訂了 5G ﹢智慧園區戰略合作協議。河源市東源縣 5G OnePARK 智慧園區項目已在建設階段,該項目將完成 5G 智慧園區展廳、5G 安防無人機、5G 巡邏機器人、5G VR 園區直播、5G 智慧燈桿、5G 智能抄表、5G AI 視頻監控七大創新應用落地,實現數據全融合、狀態全可視、業務全可管、事件全可控,有望成為河源市5G ﹢智慧園區標桿。 

    宜泊科技完成 5600 萬元 B 輪融資

宜泊科技完成 5600 萬元 B 輪融資.png

  投資界(ID:pedaily2012)11 月 1 日消息,近日,一家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智慧泊車系統供應商——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宜泊科技”)完成 5600 萬元 B 輪融資,由成都高新發展 (7.780, -0.02, -0.26%) 獨家投資,據悉,本輪融資之后高新發展將和宜泊科技在智慧城市上會有戰略協同。

  該公司于2015 年在成都高新區成立,是一家結合AI、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城市級智慧泊車專業方案提供商。宜泊科技致力于科學高效管理停車場,解決停車場管理混亂的現狀,產品包括面向 G 端的占道停車系統,面向 B 端的出入口收費管理、車位引導、云平臺、無人收費管理等系統和云值守中心,以及面向 C 端的線上運營系統。

  勵微機器人發布“α1”車型于 CeMAT ASIA 2021

  

勵微機器人.png

       2021 年 10 月 28 日上午十點,勵微機器人在 CeMAT ASIA 2021 正式發布“α1”新形態無人叉車。該車型具備完善的故障自檢功能,擁有 360°安全避障防護和聲光警示以及友好的人機界面,并且滿足各式工業搬運實際場景,譬如: 窄巷道搬運,提升機對接,地堆庫搬運,機械手對接等場景。

  勱微機器人首席科學家葉顯明博士表示基于無人叉車的場內智能物流解決方案,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比人工叉車搬運更高效;投入使用后獲得更高的搬運效率,從而提高投入產出比;縮短投資回報周期。現在市面上叉車都一次只能搬運一托貨物,能不能搬運更多?勱微機器人就在多托盤搬運的思路上作了一次嘗試,設計了這款能同時搬運兩托貨物的新車型——α 系列車型。

  勱微機器人“α1”的“小身板、大作為;窄巷道、高利用;更靈活、更高效;新應用、新商機”等特點令不少人眼前一亮。  

「自然機器人 Naturobot」連獲兩輪共 500 萬美元融資,前阿里云 RPA 負責人再創業

  據投資界 11 月 2 日消息稱,新型 iPaaS 產品廠商自然機器人 Naturobot 獲得連續兩輪 500 萬美元天使輪和天使加輪融資。其中,天使輪由靖亞資本領投,天使加輪由信雅達領投。本輪資金將用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進產品化和平臺化,加速團隊擴建。

  天使輪領投方靖亞資本董事總經理 Jack 和副總裁 Laven 表示,企業云(Enterprise Cloud)是靖亞資本專注的投資領域,自動化(Automation) 是靖亞資本的投資 Thesis 之一。靖亞資本自 2018 年起就一直關注中國RPA 和 iPaaS 的市場機會, 時隔 3 年, 靖亞資本與 Naturobot 團隊一見如故,靖亞資本愿意幫助團隊一起為海內外客戶提供更佳用戶體驗的RPA 和 iPaaS 產品,幫助客戶完成 jobs to be done。

  福建移動與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5G+ 智慧養殖”新模式

  據人民郵電消息稱,近日,福建移動與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 5G ﹢智慧養殖應用示范項目,以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為前提,充分利用 5G ﹢機器人遠程控制、5G ﹢環境數據監測、5G ﹢ 高清圖像采集等定制化行業應用,結合平臺端的 AI 智能化分析技術,進行養殖場的數據采集、監控和智能化分析,構建新一代的無人養殖場, 持續提升家禽養殖的信息化水平。  

家用機器人需求持續增長,智能硬件企業「集海科技」獲數千萬元 A 輪融資

智能硬件企業「集海科技」.png

  根據投資界 11 月 2 號發布的消息,智能硬件企業「集海科技」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 A 輪融資,由頭頭是道領投,同創偉業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用于新品開發和市場拓展。這是集海科技半年時間內完成的第二筆融資。在資本市場持續收縮的當下,這意味著智能小家電繼餐飲業之后已成為新的風口。

  集海科技曾在海外市場上線掃地機器人Neabot NoMo(宜寶),海外月銷售額達到兩百萬美金。

  當前的智能清潔領域,越來越多的科技品牌涌現,加速了整個行業發展。公開數據顯示,自 2015 年掃地機器人行業爆發后 , 當前產品銷量達到 207 萬臺 , 在 2019 年則已增長至 729 萬臺 ,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37.25%。2020 年受疫情催化和產品力提升的疊加影響 , 掃地機器人持續火爆 , 出貨量已經突破千萬臺。華創證券數據顯示 , 掃地機器人在我國市場的滲透率僅 3%, 與美國 (12.5%) 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智家電推測 , 清潔電器市場的掃地機器人機會高達數千億元 , 市場空間非常大。

  「中科深智」完成 B 輪融資,利用 AI 影像數據驅動技術打造元宇宙內容生產中臺

  來源 36 氪 11 月 2 號的消息稱,北京中科深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深智”)近日宣布已完成晨山資本領投的 B 輪千萬美元融資,老股東馬來西亞 MYEG Capital 持續跟投,昭羽資本持續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中科深智創始人兼 CEO 成維忠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核心技術迭代、產品研發和 3D 資產庫建設等方面。

  中科深智成立于 2016 年 4 月,是一家以 AI+XR 影像內容生產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型公司,公司創始人成維忠先后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是連續創業者,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目前中科深智布局完成了多模態的動作驅動引擎,包括動捕傳感器驅動、AI 腳本驅動、語音驅動、攝像頭驅動等,并正在推進元宇宙實時動畫影像中臺建設,為客戶提供更加綜合的虛擬現實交互能力

  中科深智主要依靠實時動畫系統銷售費用及產品使用年費獲利,目前已服務企業客戶超過 2000 家,年盈利規模在數千萬元級別。人員方面,

  中科深智目前有員工 120 余人且仍在快速擴充。  

國外

  戰場上坦克損壞了?不要擔心,3D 打印技術可當場制造出備用零件修好坦克

  戰爭必然會導致武器磨損,當一個部件在戰場上損壞時,如果沒有備用零件,軍隊就必須帶著破損的設備繼續前進,或者把機器留在原地等待修理。在尤馬試驗場 (Yuma Proving Grounds) 的嚴酷沙漠中,在探索未來技術的陸軍項目中,指揮官們測試了一種新的替代方案 :3D 打印所需的備件,并使用半自主機器人將備件運送到需要的坦克上。這種能力被稱為“戰場上通過增材制造的快速制造”,縮寫為 R-FAB。R-FAB 的核心是一臺打印機,它“有能力打印不銹鋼復合材料和一些塑料東西。”

   美國圣母大學開發出新型四足蜂群機器人

  美國圣母大學電氣工程研究人員從螞蟻、蜜蜂和鳥類的行為獲取靈感,開發出能夠穿越復雜地形的小型群體機器人。機器人由 3D 打印機制造,長度為 15 到 20 厘米,配備鋰聚合物電池、微控制器和三個傳感器,并且可以互相連接。它們甚至可以檢測路徑上的縫隙, 用身體搭建一座橋。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將為設計低成本的蜂群機器人提供信息,這些群體能夠適應不可預見的情況,并執行現實世界的合作任務,如搜索和救援行動、集體物體運輸、空間探索和環境監測。研究將集中在提高系統的控制、感知和運動能力, 這對現實世界的移動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研究人員還計劃利用這一系統探索螞蟻和白蟻等昆蟲的集體動態。  

       META 正在研究一種新的觸摸傳感器和類皮膚型塑料材料

META.png

  美國當地時間周一,Facebook 聯合創始人、Meta 現任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一種新的觸摸傳感器和類似皮膚的塑料材料可以協同工作,可能有助于實現元宇宙雄心。

  Meta 的人工智能(AI)研究人員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創造了一種厚度不到 3 毫米的可變形塑料“皮膚”。這種相對便宜的材料被稱為 Reskin,它的內部有磁性顆粒,可以產生磁場。當這種皮膚與另一個表面接觸時,嵌入顆粒的磁場會發生變化。Reskin 100 個單位的生產成本不到 6 美元。

  它的厚度只有 2 毫米到 3 毫米,可以進行 5 萬多次互動,這使得 Reskin 非常適合機器人手、觸覺手套、手臂袖子甚至狗鞋等各種工具。Reskin 還可以為快速操作任務提供高頻三軸觸覺信號,如滑行、投擲、接球和拍手。當它磨損時,可以很容易地被剝掉更換。  

英國太陽能無人機將從平流層進行軍事監視

英國太陽能無人機.png

  用于軍事監視的傳統無人機和衛星可能會加入 PHASA-35: 一種由英國開發的新型無人飛機,在平流層飛行——大氣層的一部分不受其他飛機或衛星的阻礙。PHASA-35 是“持續高空太陽能飛機”的縮寫。數字35 是它的翼展,以米為單位 :115 英尺,和波音 737 一樣寬。但這架碳纖維飛機的重量只有 330 磅,是737 的三分之一。這種無人機是一種高空長航時 (HALE) 無人駕駛飛行器,白天依靠太陽能電力引擎,晚上依靠鋰離子電池。它被設計在平流層 ( 地球大氣層和太空之間的一層 ) 大約 65000 英尺的高度飛行。相比之下,客機的飛行高度不超過 42000 英尺。因為那里的空氣比靠近地球時稀薄 1000 倍,飛機的機翼必須非常長才能在空中飛行。

  設計這架飛機的 Prismatic 公司已經建造了兩架全尺寸概念飛機 PHASA-35。BAE 系統公司 PHASA-35 業務開發主管菲爾·瓦蒂 (Phil Varty) 上月在倫敦的 DSEI 展覽會上告訴《大眾科學》(PopSci),它從最初的設計到 2020 年 2 月的首次飛行的過程只花了兩年時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