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農業機械作業要走專業化之路

時間:2012-06-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期由農業部農機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與山東省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站聯合舉辦的“第二期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點理事長培訓班”經過3天緊張的專家授課、典型交流、座談討論等培訓課程后圓滿完成了全部培訓內容

  近期由農業部農機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與山東省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站聯合舉辦的“第二期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點理事長培訓班”經過3天緊張的專家授課、典型交流、座談討論等培訓課程后圓滿完成了全部培訓內容,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批職業經理人學到了新的管理理念,新的思維方式,并更自信的投入到了農機經營工作中。

  筆者為農業部的這一舉措叫好,并希望今后能堅持開展此類工作,并能擴大培訓范圍,讓更多的農機經營人員接受到正式的職業培訓,讓農機作業向著規范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

  筆者認為國內的農機作業應該走專業化的道路,即要大力扶持農機合作社、農機專業戶等團體和個人,讓農機合作社組織承擔起農業生產中主要的作業任務,因為農機作業走專業化之路更具優勢和更適合中國國情。

  一是農機社會化使用更經濟。農業要實現規模化、現代化,首要前提就是土地要從分散經營走向集中。從2009年開始,由國家推動的,當前在全國范圍內風起云涌的大規模土地流轉則順應了農業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潮流。據報道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國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達2.07億畝,占承包耕地總面積的16.2%,據預測到2015年全國土地流轉率可能達到30-40%。

  在土地從個體農戶手里流出的過程中,各種類型的農業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筍一樣出現,這些合作社規模有大有小,有的流轉到數百畝的土地,有的則有數萬畝的土地,預計隨著土地逐步向農業合作社集中,今后農業生產中農機作業的方式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大型、高效率、一條龍作業將成為主流。

  農業合作社在流轉到大量的土地后,許多人選擇了自己購買農機設備,并且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也對農業合作社購買農機給予傾斜支持,目前許多合作社擁有的農業機械數量在快速增多,農業合作社儼然已成為農業機械的主要消費者。農機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均對農業合作組織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一些企業已經針對合作社的購買特征出臺了針對性的營銷措施。

  但筆者認為,從經營風險考慮,農業合作社不宜自己大量添置農機產品,而是應該充分利用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的社會資源,通過訂單式作業等方式,讓農機服務組織為其提供農業生產作業服務。

  這是因為農業合作社雖然從農民手中流轉到了大量的土地,但土地所有權不歸合作社所有,土地的使用時間和從土地上所得到的收益不能得到保障,并且土地租金受市場影響波動很大,一旦租地農民對出租價格不滿意就有可能提前收回土地,在當前土地流轉沒有完善的法律支持的情況下,承租者的利益很難受到保護,一旦土地被提前收回,承租者前期的大筆投入將打了水漂,在這些投資中農業機械產品作為固定資產投資占有很大的比例。

  近期有報道說,浙江某種糧大戶承包的2000畝良田合同到期后由于租金從1000元漲到2000元后,整整翻了一翻,在考慮到收益小于租金后,只好遺憾的把土地歸還給了農戶,但其前期購買的價值幾百萬的農機設備則沒有用武之地,最后只能是閑置或賤賣了事。

  “無恒產者無恒心”,同樣“無恒產者無恒業”。農業合作社從作業方便性考慮,可以購買日常利用率高的農機具,從經營風險考慮,不適宜大量購買大型的,高價值的農機設備,尤其是季度性很強的設備,如大型聯合收獲機、插秧機等。這些大型農機設備,在農忙季節,通過提前預約、訂單作業等,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可以提供一條龍的作業服務,只要時間計劃周密,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合作社的收入。

  二是分散的農戶需要得到專業服務。土地流轉速度雖然很快,十年后可能將會有一半的土地被流轉到農業合作社手里,但是我國國情特殊,農村經濟落后于第二、第三產業,且經濟發展極不均衡,農民居住分散,農民有幾千年形成的“戀土”情結,中國很長時期仍將是一個農業大國的實際國情決定了中國的土地流轉是有“天花板”的,中國的可耕地不會無限制的,無條件的全部流轉,50%可能將是上限,所以除了50%集中耕作的土地外,剩下50%的土地仍將掌握在分散的農戶手里,對于這些分解經營農業的農戶,自己購買農機設備一是購買力不足,二是使用不經濟,所以他們也將選擇讓農機合作社等專業組織來替代他們作業。

 

  三是專業化作業效率更高。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說:專家就是具有專業技能,能很好的幫助顧客解決各種問題,為他人帶來價值,對顧客具有高度責任感,并以此為職業的人。中國的農機合作社組織,完全符合大前研一倡導的專家的特征。大多數農機合作社的經營者是職業經理人,他們是長期專門從事農業生產作業,他們熟悉農藝、農時、農機,對周圍土地、農業種植情況了然于胸,他們懂管理,手里有客戶資源,有強大的人脈網絡。

  相比農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分散的農戶,農機合作社擁有成套農機具,熟悉各種農機性能,熟悉農時農藝,可以為農機生產提供全過程的服務。而農業合作社的經營者可能對農業生產比較在行,但對于擺弄那些大型的農機產品,恐怕不是“望而生畏”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還有一部分合作社的經營者只是投資人,這些人原來并沒有種過地,對農機更是一竅不通,讓這些人來親自操作農機作業恐怕更不現實。而農機合作社擁有農業生產所需的成套的機具,這些機具大多是大型的,高效率,成組成套的,能夠實現復合作業,作業效率高,而復式作業、一條龍作業成本更低,所以讓專業的農機合作社來為農業合作社作業效率更高,更經濟更劃算。

  四是農機專業化作業更適合中國國情。借鑒前人的成功經驗可以讓后來者少走彎路,并能迅速走上成功的捷徑。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日本和韓國的農機化發展歷程都能為我國農機工業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借鑒,但我國有自己獨特的國情,在農機的社會化使用上西方的經驗并不能完全不加取舍的套用。

  西方國家、日本和韓國均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大農場和大莊園是農業生產的基本單元并是農業機械產品的主要消費者,而中國的土地為國家和集體所有,任何個人和家庭都只有暫時的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如前文所述,在土地流轉政策下,土地集中到經營者手里,但經營者并沒有長期的收益保障,所以不適宜購置大量農機產品。

  另外,我國當下正在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農機的專業化使用,社會化服務更符合這一發展理念,也能達到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還有從全球經濟環境看,地球上的可用資源正在面臨枯竭的困境,對于地球上的所有企業,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生產成本不斷增加都將是企業經營中普遍面臨的難題。所以從長遠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農機化作業也應該走專業化的道路,讓農機合作社等專業組織承擔農業生產主要作業任務,農機合作社等專業組織利用其種類齊全的農機具,通過流動作業、分時分段作業、一條龍作業等優勢,充分利用機器的功能,提高設備利用效率,節約社會整體成本,減少資源的浪費,以達到社會資源利用最優化。

  隨著農機合作組織這種專業作業群體的發展壯大,傳統農民將不親自從事農業生產,未來中國的農業生產任務由誰承擔的難題最終可能將由這群“專業農民”來解決,所以發展農機專業化作業和培育農機專業化服務組織應該是政府管理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